序言
婚姻是指作為社會制度所確認的男女兩性互為配偶的結合,家庭是指由一定范圍內的親屬所構成的社會生活單位。婚姻律師網首席律師賈明軍說過:每一個人,包括偉人,都離不開平凡的婚姻、家庭生活。正如衣食住行一樣,婚姻、家庭生活是一個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是每個人生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盡管每個人所面對的婚姻、家庭不同,但是從結婚、夫妻之間及家庭成員之間的權利與義務,到雙方離婚以及因為過錯而應當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等,都不能離開法律的調整。尤其是男女雙方或家庭成員之間的問題無法通過情感力量解決時,法律的力量就尤顯突出。因此,了解婚姻家庭法律,并以此指導其婚姻家庭的生活,將能有效調整自己的行為,促進家庭健康發展。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和諧社會需要以家庭的和諧為基礎,而家庭的和諧在法律的框架下,將成為真正的和諧。
一、結婚的要件是什么?
答:我國婚姻法規定結婚的結婚包括法定條件和禁止條件。
法定條件是:1、男女雙方必須完全自愿。《婚姻法》第五條規定,“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愿,不許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2、必須達到法定婚齡;《婚姻法》第六條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于二十周歲。晚婚晚育應予鼓勵。”3、必須符合一夫一妻制。只有雙方都是無配偶的人,才可能結婚。
禁止條件是禁止一定范圍的血親結婚和禁止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的人結婚。
男女雙方只有在符合結婚的法定條件并不違背禁止條件的情況下,才可能申請結婚,在辦理好有關的登記手續后即成為合法的夫妻。
二、婚姻自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婚姻自由是指婚姻當事人具有依照法律規定決定個人婚姻問題,不受任何人強制或干涉的自由權利。婚姻自由包括結婚自由和離婚自由兩方面的內容,其中結婚自由是實現婚姻自由的先決條件,是婚姻自主的前提,離婚自由是結婚自由的必要補充,沒有離婚自由,就不可能有完全的婚姻自由。國家保障公民婚姻自由的權利,但這一自由是相對的,婚姻當事人應當依法行使這一權利而不能濫用權利。
三、不能結婚的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是如何界定的?
答:1、直系血親。包括父母子女間,祖父母、外祖父母與孫子女、外孫子女間。即父親不能娶女兒為妻,母親不能嫁兒子為夫。爺爺(姥爺)不能與孫女(外孫女)婚配,奶奶(姥姥)不能與孫子(外孫子)結合。2、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包括:(1)同源于父母的兄弟姊妹(含同父異母、同母異父的兄弟姊妹)。即同一父母的子女之間不能結婚。(2)不同輩的叔、伯、姑、舅、姨與侄(女)、甥(女)。即叔叔(伯伯)不能和兄(弟)的女兒結婚;姑姑不能和兄弟的兒子結婚;舅舅不能和姊妹的女兒結婚;姨媽不能和姊妹的兒子結婚。
四、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情形是哪些?
答:我國婚姻法沒有具體列舉患有哪些疾病的人不宜結婚,主要是因為隨著醫學的發展,許多不宜結婚的疾病會被治愈,但同時又會出現一些新的不宜結婚的疾病。法律明確規定禁止結婚的疾病很困難,對于患有某種傳染病、遺傳病的人,醫生可以建議他們暫緩結婚,但對于可否結婚無決定權。
一般而言,司法實踐中的通常做法和醫學上的認識,不應當結婚的疾病主要包括以下三種疾病:1、傳染病,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規定的艾滋病、淋病、梅毒、麻風病等醫學上認為影響結婚和生育的傳染病;2、嚴重遺傳性疾病,是指由于遺傳因素先天形成,患者全部或部分喪失自主生活能力,后代再現風險高,醫學上認為不宜生育的遺傳性疾病;3、有關精神病,是指精神分裂癥、躁狂、抑郁型精神病以及其他重型精神病。
五、婚約具有法律效力嗎?
關于婚約的法律效力,我國《婚姻法》和《婚姻登記辦法》中無明文規定。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員會1950年6月26日公布的《有關婚姻法施行的若干問題與解答》中規定:“訂婚不是結婚的必要手續。任何包辦強迫的訂婚,一律無效。男女自愿訂婚者,聽其訂婚。訂婚的最低年齡,男為19歲,女為17歲。一方自愿取消訂婚者,得通知對方取消之。”1953年3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員會發布的新的《有關婚姻問題解答》中指出:“訂婚不是結婚的必要手續。男女自愿訂婚者,聽其訂婚,但別人不得強迫包辦。”此后,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法律的解釋以及在司法實踐中,都堅持了同樣的原則。由此可見,我國政策、法律對婚約的態度和處理原則是:
(1)訂婚不是婚姻成立的必要手續和條件。是否訂立婚約由當事人自主決定,法律不予干涉。但訂立婚約必須完全出于男女雙方自愿,其他任何人不得強迫干涉。
(2)婚約沒有法律效力。婚約訂立后,任何一方均可作出解除婚約的意思表示,無須征得對方同意,即產生婚約解除的效力。這是因為,婚姻是男女雙方基于愛情的結合,而且是雙方自主自愿。如果一方要求解除婚約,說明在他們之間已不存在結婚的基礎條件,因而應當允許,否則即是干涉婚姻自由。
(3)關于因解除婚約而引起的財物糾紛,司法實踐中的處理原則是,對婚約期間無條件贈與的財物,受贈人一般無返還義務;對于以結婚為目的所作的贈與(俗稱訂婚信物),價值較高的,應酌情返還。當然,對以訂婚為名詐騙錢財的,應歸還受害人。此外,對屬于包辦買賣性質的訂婚所收受的財物,應依法沒收或酌情返還。
在國外,關于婚約的性質有不同的主張:一種是“契約說”,認為婚約是一種契約,無正當理由而不履行者應承擔違約責任,但對婚約不得強制履行。另一種是“非契約說”,認為訂婚不是法律行為,而是事實行為,無正當理由而不履行者應承擔侵權責任。在我國,婚約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僅有道德約束力。
六、現在我和男朋友準備結婚,但是不知道辦理婚姻登記的程序,請問辦理婚姻登記的程序是什么?
答:結婚登記程序,依法可分為申請、審查和決定三個相互聯系的具體階段。
1、申請。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共同親自到一方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登記。既不得單方申請,也不得委托他人代理。申請結婚登記時,當事人雙方應當出具下列證件和證明:(1)本人的戶口簿、身份證;(2)本人無配偶以及與對方當事人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的簽字聲明。
2、審查。婚姻登記機關受理當事人結婚申請后,應當對結婚登記當事人出具的證件、證明材料進行審查并詢問相關情況,以確定當事人是否符合結婚法定條件,即男女雙方是否完全自愿、是否達到法定婚齡、有無配偶、有無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有無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以及各種證明文件是否齊全。審查必須認真、細致,依法進行。
3、登記或不予登記。經審查,對于符合結婚條件的,應當當場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結婚證是婚姻登記管理機關簽發給當事人收執的證明其婚姻關系成立的法律文件。當事人從取得結婚證起,確立夫妻關系,當事人雙方的婚姻關系受法律保護。至于當事人雙是否舉行過婚禮,是否開始同居生活或者同居生活時間長短,均不影響男女雙方具有合法夫妻關系,依法享有配偶的權利,負擔配偶的義務。經審查,發現辦理結婚登記的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記機關不予登記:(1)未達到法定婚齡的;(2)非雙方自愿的;(3)一方或雙方已有配偶的;(4)屬于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的;(5)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的。婚姻登記機關對當事人的不符合結婚條件不予登記的,應當向當事人說明理由。復婚登記適用結婚登記的一般程序。
七、女方現在在外面打工,沒有時間回家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可不可以由女方的父母親代理簽字?
答:我國《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系。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因此,辦理婚姻登記應當是男女雙方本人到婚姻登記機關去辦理有關手續,其他人不得代理。
八、我與我女朋友準備結婚,請問結婚應當在哪里辦理登記?
答:辦理婚姻登記,應當到婚姻登記機關辦理有關手續。根據〈婚姻登記條例〉第二條規定,“內地居民辦理婚姻登記的機關是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或者鄉(鎮)人民政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便民原則確定農村居民辦理婚姻登記的具體機關。”該條例第4條規定:“內地居民結婚,男女雙方應當共同到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
因此,男女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是一方的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城市是街道辦事處或者市轄區、不設區的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在農村是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這意味著,以往的城市街道辦事處不再辦理婚姻登記,鄉鎮府也不是農村居民辦理婚姻登記的唯一機關。
九、我與老伴是于1980年結婚的,因為是在農村,雖然辦理了婚禮,但是一直沒有辦理婚姻登記手續。我女兒2002年結婚,也沒有辦理婚姻登記手續,聽說沒有辦理結婚證就不算結婚,請問法律上是如何規定的?
答:《婚姻法》第八條規定,“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結婚登記”。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4條的規定:“男女雙方根據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補辦結婚登記的,婚姻關系的效力從雙方均符合婚姻法所規定的結婚的實質要件時起算。”同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五條規定,對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情形,應分別認定和處理:一是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二是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后,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未補辦結婚登記的,認定為同居關系。
因此,你們夫妻沒有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是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屬于事實婚姻;而你女兒沒有辦理婚姻登記手續,并且是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條例》公布實施以后,且沒有補辦婚姻登記,屬于同居關系,其婚姻關系不受法律保護。如果要真正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你們應當及時到婚姻登記機關辦理婚姻登記手續。
十、我們于2000年按農村習俗辦理了婚禮,但沒有辦理結婚證,之后生育了一個女兒。現在感情不和,我想提出“離婚”,但因為結婚時,男方給付了我三萬元的彩禮。男方同意“離婚”,但要我退還彩禮金,請問我可以提出離婚嗎?我們生育的子女和財產問題怎么辦?對方要退還彩禮有依據嗎?
答:你們之間沒有到婚姻登記部門辦理結婚登記,屬于同居關系,其本身不是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如果起訴至法院要求解除同居關系,人民法院不會受理。但如果一方屬于有配偶與他人同居行為的,因為此種情況是婚姻法明令禁止的,因此,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并依法解除同居關系。
如果就同居期間的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問題提起訴訟,因為當事人在同居中期間形成的財產關系和子女撫養關系,屬于法律保護的民事法律關系,因此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并作出相應的處理。
對于彩禮金是否返還問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因此,對于彩禮金,你應當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返還。
十一、無效婚姻的情形在法律規定中有哪幾種?
答:無效婚姻,是指因不具備法定結婚實質要件或形式要件的男女結合,或者說欠缺婚姻的成立要件的男女結合,在法律上不具有婚姻的效力的制度。依據我國《婚姻法》第十條規定,婚姻無效的原因有:1、重婚的;重婚是指有配偶者與他人登記結婚或者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違法行為;2、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是指婚姻當事人屬直系血親或三代以內旁系血親;3、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如婚后該疾病已治愈的或婚后才患有該疾病的,不得宣告婚姻無效。4、未到法定婚齡的。“未到法定婚齡”不是指結婚時未到法定婚齡,而是指在當事人申請宣告婚姻無效時仍未到法定婚齡。
當事人就上述事由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應以該無效的情形依然存在為前提,無效婚姻的情形已經消失的,如重婚已經解除,疾病已經治愈、年齡已達法定婚齡的,人民法院對宣告婚姻無效的申請不予支持。
十二、無效婚姻會產生什么樣的法律后果?
答:《婚姻法》第十二條規定,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之間不產生配偶身份,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但當事人之間畢竟有同居生活的事實,會涉及到有關子女撫養、財產處理等問題。根據《婚姻法》第十二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的規定,婚姻無效的法律后果如下:
1、當事人所締結的婚姻依法宣告無效,當事人之間不產生配偶身份,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
2、子女的撫養問題。婚姻無效,并不影響父母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無效婚姻當事人雙方所生育的子女與其父母的關系,適用婚姻法關于父母子女關系的規定。子女撫養,由雙方協商處理;協商不成的,法院應根據子女利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3、財產處理問題。當事人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屬于雙方共同所有的財產,但有證據證明為當事人一方所有的除外。對同居生活期間的所的財產,由無效婚姻當事人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但對重婚導致的婚姻無效當事人財產的處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益。人民法院審理重婚導致的無效婚姻案件時,涉及財產處理的,應當準許合法婚姻當事人作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同居生活前,一方自愿贈送給對方的財物,可比照贈與關系處理;一方向另一方索取的財物,如果同居時間不長,或者因索要財物造成對方生活困難的,可酌情返還。同居生活期間所生債權債務,按共同債權債務處理。一方在共同生活期間患有嚴重疾病未治愈的,分割財產時,應予以適當照顧,或者由另一方給與一次性的經濟幫助。
4、同居生活期間一方死亡的,另一方無繼承權。但根據相互扶養的具體情況,生存一方按照我國《繼承法》第十四條規定可作為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適當分得對方遺產。
5、其他法律后果。如當事人構成重婚罪的應承擔刑事責任。
十三、我與李某于介紹相識,感覺情投意合,遂發生了關系。不久,我發現李某有劣習,便提出分手,但李某威脅我:如果不與其結婚,要讓我身敗名裂,并三番五次到我單位和家庭吵鬧。無奈之下,我于2002年5月1日與李某辦理了結婚登記并舉行了婚禮。婚后,李某惡習難改,現在我真的無法忍受這種生活,請問我該怎么辦?我可以提出離婚嗎?我們共同生活期間的財產如何分割?
答:《婚姻法》第十一條規定,“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者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條進一步規定:脅迫是指行為人以給另一方當事人或者近親屬的生命、身體健康、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失而相要挾,迫使另一方當事人違背真實意愿結婚的行為。
根據你所說的情況,你提出分手,李某即以給你的名譽造成損害為要挾,并多次到你單位和家庭鬧事,李某的行為顯屬脅迫,而你與李某結婚是屈于脅迫,非本人意愿。基于《婚姻法》規定,你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者李某住所地的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撤銷婚姻。《婚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還規定,受脅迫的一方撤銷婚姻的要求,應當自結婚登記之日起一年內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當事人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恢復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由此可見,因受脅迫而請求撤銷婚姻的,只能是受脅迫一方的婚姻關系當事人本人,其他任何人不得提出,否則法院將不予受理。如果是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如被長期鎖在家中),則從恢復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婚姻法》第十二條規定,“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因此,對于你們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可由你與李某協商處理,協商不成時,法院將會按照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適當將財產多分給你。
十四、包辦、買賣婚姻糾紛應如何處理?
《婚姻法》第25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如何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若干具體意見》第6條規定:“包辦、買賣婚姻,婚后一方隨即提出離婚,或者雖共同生活多年,但確未建立起夫妻感情的”,視為夫妻感情確已破裂,一方堅決要求離婚,經調解無效,可依法判決準予離婚。
然而從法理上講,該婚姻由于缺乏結婚的必備條件,應屬于無效婚姻。我國《婚姻法》第4條規定:“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愿,不許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據此規定,結婚的必備條件之一是,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完全出于自愿。任何受強迫而與他人建立的婚姻關系屬于前文所述的無效婚姻,人民法院應當宣告該婚姻無效,對包辦、買賣婚姻者應當予以法律制裁。
在我國,由于受封建家長制的殘余思想的影響。尤其在農村,父母在家中的權威地位仍然大量存在,因而包辦、買賣婚姻的現象仍然存在,嚴重違背了婚姻法規定的婚姻自由原則。因此,一方面,有關部門應當更加廣泛深入地宣傳普及婚姻法;另一方面,在處理包辦、買賣婚姻引起的糾紛時,司法機關、婚姻登記管理機關對包辦、買賣婚姻者應當進行批評教育,對情節嚴重者,予以法律制裁。
十五、不到法定結婚年齡的人婚姻是否始終無效?
一方或雙方未達到法定婚齡而結婚,是違反婚姻法的行為,這樣的婚姻是無效的。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加,過去的違法行為也正逐步的消失,在這種情況下,應認為婚姻無效的原因已經消除。
但是雙方在都達到結婚年齡以后要到婚姻登記機關領取結婚證,只有這樣婚姻才算完全合法。
十六、我與丈夫協議離婚后,因為住房問題,所以雙方現在同居在一起,想請問一下,我們是去申請撤銷離婚還是申請復婚呢?
答:你們夫妻雙方在婚姻登記部門辦理了離婚登記,從法律角度上講你們已經不是一對夫妻,你們現在仍然住在一起,屬于一種同居關系。同居關系是不受法律保護的,雙方互不負有夫妻的義務,如忠實、扶養等;同時也不享受夫妻之間應當具備的權利,如遺產的繼承等。
你們現在已經協議離婚,如果不存在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情況,不能申請撤銷離婚。你們可以到婚姻登記部門重新登記結婚,取得結婚證后,即確立婚姻關系。
十七、丟失結婚證怎么辦?
結婚證是當事人之間具有合法配偶關系的證明,在辦理出國探親手續、繼承財產、保險等涉及身份關系的事項時,常需要出示結婚證。丟失結婚證有什么補救措施呢?根據《婚姻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當事人遺失或者損毀結婚證的,可以持所在單位、村民委員會或者居民委員會出具的婚姻狀況證明,向原辦理婚姻登記的婚姻登記管理機關申請出具婚姻關系證明。登記機關對當事人要求出具婚姻關系證明的申請進行審查,并根據當事人的婚姻登記檔案,為遺失或損毀結婚證的當事人出具夫妻關系證明書。夫妻關系證明書與結婚證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遺失或毀損離婚證的當事人可以通過同樣的方式申請解除夫妻關系證明書。解除夫妻關系證明書與離婚證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十八、請問夫妻之間的繼承關系是怎么規定的?
我國《婚姻法》第24條明確規定,“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我國《繼承法》作為專門調整繼承關系的法律規范,在法定繼承中對配偶繼承權作了全面具體的規定。我國《婦女權益保障法》針對婦女繼承權容易受到侵犯的現實,還特別強調“婦女享有的與男子平等的財產繼承權受法律保護。在同一順序法定繼承人中,不得歧視婦女。”法定繼承,是指直接按照法律規定的繼承人范圍、繼承順序和遺產分配原則由法律直接規定的繼承方式。只有在被繼承人生前未立遺囑或者遺囑無效、有遺囑未處分的遺產等情況才適用法定繼承。如果被繼承人生前立有合法有效的遺囑,則應按其遺囑分配其遺產。以夫妻身份關系或婚姻狀態的存在為前提,確認配偶之間為法定繼承人,相互享有遺產繼承權。
以上就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法律問題,而您又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律霸網有許多律師可以給你提供服務,并且我們律霸還支持線上指定地區篩選律師,并且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資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重婚案件受害人可以自己到法院起訴嗎
2021-03-11公司的注冊資本多意味著什么
2021-02-17消防行政處罰的決定程序是什么
2021-02-10一審可以是終審嗎
2020-12-04財產保全涉及夫妻雙方嗎
2020-12-19車禍二人死亡應該賠償多少錢
2021-03-10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車輛續保要注意什么
2021-01-18保險公司拖車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24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現狀及情況分析
2021-03-06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5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清單
2021-03-13保險法車險有哪些新變化
2021-01-03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13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什么不同
2021-02-15煙臺市學校校方責任保險工作實施方案(試行)
2021-02-03安置房上市交易要補土地出讓金嗎
2020-11-19拆遷安置房與小產權房的區別在哪里
2020-12-07房屋拆遷怎么補償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