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權,是父母基于其身份對未成年子女的人身、財產進行教養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親權制度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二)親權的對象為未成年人。在以往的法制上,不僅未成年人應服從親權,成年人也應服從親權。如日本舊民法第877條規定,子女成年兼自立始不服從親權。故子女雖已成年,若仍在其父母之家而待其撫養,尚不能脫離親權,仍為親權之對象。但是,在現代社會,親權被認為是專為未成年子女利益而設,故已成年之子女,不論其有無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也不管其是否獨立謀生、能否自立,不屬于親權的對象和范圍。事實上,前述日本舊民法第818條已被修正,日本現行民法第818條第一款規定:“未到成年的子女,服從父母的親權”。已將成年人排除在親權的對象之外。由于各國對成年年齡的規定不同,并且對法定婚齡的規定也有區別,特別是有些法定婚齡低于成年年齡的國家,將未達成年年齡但已結婚視為成年,造成各國親權的范圍存在差異。如日本民法第731條規定:“男不滿十八歲,女不滿十六歲,不得結婚”。即法定婚齡男為十八歲,女為十六歲。而在日本成年年齡為二十歲,依日本民法第753條規定,未成年人結婚后,視為因此而達成年。也就是說,雖未達成年年齡但已結婚的,視為成年。因此,已結婚的未成年人不再服從親權,親權之對象限于未結婚之成年人。在我國臺灣地區,由于法律對法定婚齡、成年年齡的規定與日本完全相同,親權之對象亦限于未結婚之未成年人。但是卻存在例外。對于已結婚之未成年人,父母對其兩愿離婚、夫妻財產契約之訂立、變更和廢止仍有同意權。未成年子女雖已結婚仍應服從父母之懲戒權。
親權主要有以下內容:
1、對子女的人身權利。
①對子女身心的養育教化權。為使子女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健康成長,親權人有養育權和教化權。關于教化,不僅包括心智和體魄的培育,而且包括養成良好的品德和審美能力,特別還應注意保護未成年子女的精神純正權,使他們免于接觸宣揚色情、恐怖、殘忍和迷信的影視讀物,防止他們沾染賭博、吸煙、嗜毆、吸毒、流浪等不良的或反社會的習氣。
②獎征權。當子女在學習、道德等方面取得進步時,親權人可以對子女予以獎勵;當未成年人沾染不良習氣時,親權人有懲戒權,可以給予必要的家庭處分。必須注意的是,懲戒權的行使不得濫用,不容許虐待行為和不人道的體罰。
2、財產上的權利
①財產管理權,父母負有對未成年子女的財產進行管理的權利,以使財產不受破壞和流失。
②使用收益權。為了未成年子女的利益,父母有權支配使用子女財產并收益。
③處分權。為了子女利益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處分子女的財產。
3、其它權利,如姓名設定權、失蹤和死亡宣告權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有房屋出租屬于許可經營范圍嗎
2020-12-17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內容
2021-02-24審判管轄的種類和定義
2021-01-02車禍如果私了怎么賠償
2021-03-25冷暴力算校園欺凌嗎
2020-11-13房產贈與過戶程序是什么
2020-11-11有簽名沒有公章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1單位辭退多久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4承攬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20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無營業執照單位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20觀察期間有工資嗎
2021-01-05保險合同代簽名訴訟舉證方要如何舉證
2021-01-01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方式有哪些
2021-03-04保險法對保險欺詐規定了三種仲裁方式
2020-12-20“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被過度使用是否有利
2021-01-31保險密度 InsuranceDensity
2021-02-24如何過濾保險資金投資風險
2020-12-10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的流程是什么
2020-11-28土地流轉政策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