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美國哈佛大學法學教授薩*爾。D.沃倫和路*斯。D.**迪斯在當年《哈佛法學評論》第4期上發表了一篇名為《隱私權(TheRighttoPrivacy)》的論文,這標志著隱私權理論的誕生②。此后,關于隱私權的法理研究和立法活動很快在美國等國家發展起來。中國由于種種原因,在這方面顯得不盡如人意。隱私權作為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甚至沒有進入《民法通則》中③。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推廣,關于隱私權的新的法律問題不斷出現。隱私權的法律保護也不再僅僅是保障公民基本人身權利的問題,而是涉及到社會經濟發展的許多方面,而且與一些信息時代的重要行業(如電子商務、銀行業、保險業等需要搜集大量用戶信息的服務行業)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試圖為法律在保護隱私權和保證信息自由流通之間尋找適當的平衡點,所以始終從信息的角度來看待隱私和隱私權。在形式上,本文首先對隱私和隱私權做一點必要的分析;再反思我國隱私權保護的具體現狀及其原因;然后分析信息時代對隱私權法律關系的影響以及部分國家和地區在保護隱私權方面的立法經驗;最后以對我國隱私權立法的思考作為全文的總結。一、作為特殊的信息的隱私隱私在法律上的一般意義,指“公民個人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私人情事及其物化資料”④。通常所強調的,是隱私的“于他人毫不相干”⑤性,即對他人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這也是界定隱私的標準之一)。但是,隱私作為一種信息,雖然其本身于他人毫不相干,可是“我不犯人”未必能使得“人不犯我”:按信息論創始人Shannon的定義,信息是“從一系列所給出的符號或信號中選出的統計概率”⑥。這個定義可能略顯抽象,但是信息在我們這個時代的巨大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在信息時代,信息成為一種與人才、資金、原料等類似甚或更重要的資源。而隱私作為信息的一種,也處于被覬覦的境地:假如一家公司了解了顧客的個人愛好、生活經歷等,自然能投其所好從而獲得更大的利潤-盡管顧客未必知道他(她)的這些信息已經泄漏。隱私和其它的信息一樣,能夠無損壞地復制和迅速地傳播。尤其是在互聯網上,信息復制和傳播的能力幾乎是無限的。正是基于信息的這些特點,產生了許多新興的行業和商業體系,如咨詢業、電子商務等等;而一些傳統行業也由此發掘出了新的潛力,如銀行業、保險業等等。當然,信息的流動也要受到一些限制:信息的內容必須真實可靠(比如:我國相關法規禁止“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⑦”)、而且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⑧。在此前提下,信息流動得越是暢通無阻,對經濟發展乃至社會進步就越有利。當然,對從事相關行業的人來說也就越有利可圖。然而隱私的特殊之處在于,它本身就是不該被任意復制和傳播的,即使它的內容真實而且合法-傳統上之所以要把隱私限定在“于它人毫不相干”的圈子里,就是因為對隱私權人來說,隱私有必要而且有可能不讓其它人(或特定的他人)知曉。可是,正如前文所描述的,在利益驅動下,一些人對于和自己毫無關系的他人的隱私也產生了興趣-與從前那種名聲不好的愛好刺探別人隱私的市井閑人不同,他們要的不是隱私的內容本身,而是這些信息所能給他們帶來的利潤。套用經濟學的術語:他們關心的不是隱私的“使用價值”,而是隱私的“價值”。而目前技術的發展,取走隱私而對方懵然不知也并非難事①。如果說,隱私在以前只需靠道德約束和生活習慣就能有效地受到有意或無意的保護;那么,在社會急劇變化,尤其是經濟利益強烈沖擊原有道德屏障的今天,隱私權利義務關系則需要法律的進一步介入。二、作為基本人權的隱私權隱私權又稱“私生活秘密權”,目前對此的定義存在較多的分歧,但一般都認為包括對隱私的私人利用權、阻礙知曉權和排除騷擾權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求職者對試用期有哪些誤區
2021-03-20交通事故鑒定醫療終結時間期限是多久
2020-11-16交通局可以釣魚執法嗎
2020-11-07車禍是否可以要求精神損失賠償
2021-03-11交通肇事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1-02-12婚內懷別人孩子犯法嗎
2021-01-30同業拆借,拆入資金可以用于投資嗎
2021-01-19效力待定合同是否履行
2020-12-21按天計算報酬是否是勞動關系
2020-12-23公司不承認與員工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2-03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保險人過錯導致合同無效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25農村失地保險一次性交付需要多少錢
2021-03-03車輛轉借他人 保險不牢靠
2020-11-12追尾但是損失不大要報保險嗎
2021-02-24保險人的違約行為有哪些
2020-11-30貨車沒有營運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1-20人壽保險及其特征
2021-01-17保險公司會破產嗎
2021-03-10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的流程是什么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