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
一、個人是網絡侵權案件的主要侵權主體。
互聯網個人用戶在網絡上從事的行為,根據其行為目的,可能侵害他人的隱私權、名譽權,也可能侵害他人依法受保護的著作權。由于網絡的開放性和虛擬性,這些個人網絡用戶往往是流動的,他們留下的通訊地址、電子郵件地址,甚至姓名、單位都可能是虛構的,即便是真實的資料,也可能將上網賬號借予他人使用。況且,網絡計算機易于刪除的特點,又使侵權人很容易將侵權言論或文章短時間內刪除,因而,侵權行為發生后,不僅給確定、判斷侵權行為人帶來難度,侵權證據的獲取也是相當的困難。權利人的合法權益被侵犯以后,不知道侵權者為誰,沒有足夠的證據,想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利,就可能陷入困境。
二、網絡公司、網站等網絡服務提供商,成為被侵權人保護自身合法權益指向的對象。
因為,這些網絡公司、網站,由于行業的特性,其IP地址是不可能隨時變化的,而他們被認為是通過為用戶提供網絡服務而直接獲利者,于是,被侵權的版權人、版權管理組織紛紛將矛盾指向了網絡服務提供商,追究其為他人行使網絡侵權提供便利的責任。事實上,個人用戶在網絡上發貼,均須在相關網站先行注冊,提供個人資料,因而網站是唯一能夠識別和控制個人用戶的組織,被侵權人將矛盾指向網絡服務提供商,追究其侵權責任,也是無可奈何的權宜之計吧。況且,網絡內容服務商為了豐富本網站內容,也的確存在著未經許可使用他人作品、或者轉載作品后不支付使用費的情況,所以,網絡服務商也是網絡侵權的主體之一。
三、商業公司網絡侵權,主要的對象是侵害商標使用權和企業名稱權,從事不正當競爭行為。
互聯網的普及使電子商務日益發展,網上購物越來越被更多的人們接納并成為一種被公眾喜歡的交易方式,假冒知名企業品牌、冒用他人網上商店標識的糾紛日益增多,構成了對其他企業合法權益的侵犯。另外,商業公司的侵權還表現在:一些專門從事網上調查業務的公司,為了進行窺探業務的需要,非法獲取、利用他人隱私;某些網絡的所有者或管理者會通過網絡中心監視或竊聽局域網內的其他電腦,監控網內人員的電子郵件,這種行為嚴重地侵犯了用戶的隱私權。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網絡侵權行為的對象是網絡公司、網站等網絡服務提供商,主體是個人。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各級人民政府該如何去對排污企業進行檢查
2020-12-01管轄權異議申請書(遺產繼承)
2021-03-16惡意拖欠貨款違法嗎
2020-12-17對管轄異議二審裁定不服怎么辦
2020-12-01打架斗毆如何如何處罰
2021-01-08現在房產抵押都有他項權證嗎
2021-01-05主債權還沒成立,擔保合同還成立嗎
2021-01-13一位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房產如何繼承
2021-03-23員工實習期間應得工資
2020-12-06勞動糾紛追討時間是多久
2021-03-10變更受益人要經被保險人同意嗎,購買壽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04酒后駕車意外保險可以賠償嗎
2020-12-20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費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1-03-11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保險經紀人委托人可以是誰
2021-03-07保險理賠的理賠程序內容是哪些
2021-01-17施工承包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2020-11-19怎么理解土地承包期再延長三十年不變
2021-03-14新農村建設拆遷給相同面積樓房嗎
2021-03-14國家對拆遷安置有沒有統一政策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