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侵權行為分類
1、網上侵犯人格權
具體人格權包括身體權、生命權、健康權、自由權、隱私權、姓名權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和榮譽權。
網絡空間是一個虛擬空間,但它并不是虛幻的,是依賴于現實社會的客觀存在,網絡中依然存在侵犯人格權的違法行為。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對網上侵犯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的行為,只要受害人能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權人的責任,其合法權益就能夠得到保護。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40條規定,“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的名譽權的行為。”《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7條第三款明確指出,對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隱私致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由此看出,隱私權在我國法律上不僅逐漸凸現為一種具體的人格權,而且在網絡環境下也受到法律的關注和保護。
2、網上侵犯著作權
根據法律規定,著作權包括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具體如下:
(1)著作人身權: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
(2)著作財產權: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絡傳播權、攝制權、改編權、匯編權、翻譯權以及其他應由著作權人享有的權利。
隨著網絡的廣泛應用,網上侵犯著作權的行為層出不窮,如許多網站未經著作權人同意擅自將其作品上載到網絡中;未與新聞單位簽訂許可使用合同,擅自轉載新聞單位發布的新聞;在網上傳播走私盜版的音像制品等等。與此相應,法院受理的涉網著作權糾紛案件日益增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了網絡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管轄地的確定;將數字化作品納入著作權保護的范圍,明確了數字化傳播是作品的使用方式之一;
網絡侵權是如今侵權案件的新興類型,尤其在網絡具有虛擬性的特征下,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機關出臺的文件不合法需要承擔行政責任嗎
2020-12-27現在軍婚需要單身證明嗎
2021-01-31案件審理后有哪些執行程序
2021-02-05公司重組收購在哪里備案
2020-12-21交通事故搶救費用不足怎么辦
2021-02-09離婚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3-23廉租住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1合法分居離婚的要求是什么
2021-03-15居民申請保障性住房條件有哪些
2021-01-30建筑用工是否允許勞務派遣
2021-01-05單位口頭通知調崗不降薪,勞動者是否可以去新崗位報到呢
2021-02-02新大洲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22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有關保險的"法律常識"
2021-01-28夫妻共同財產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交通世故鑒定結果出來了保險公司多久能賠錢
2020-12-19一般保險公司多長時間可以賠付
2020-12-07保險人如何先予支付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
2020-12-19有關理賠的其它問題
2021-02-112014年土地登記代理人《法律知識》:平等原則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