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侵權行政處罰方式是什么
根據2006年7月1日開始施行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以下簡稱《保護條例》)的規定,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將他人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提供,應當取得權利人許可,并支付報酬,否則將遭受一定的行政處罰。
一、違反保護條例規定,有下列侵權行為之一,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可處以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可以沒收主要用于提供網絡服務的計算機等設備:
(一)通過信息網絡擅自向公眾提供他人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的;
(二)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技術措施的;
(三)故意刪除或者改變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提供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或者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提供明知或者應知未經權利人許可而被刪除或者改變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的;
(四)為扶助貧困通過信息網絡向農村地區提供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超過規定范圍,或者未按照公告的標準支付報酬,或者在權利人不同意提供其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后未立即刪除的;
(五)通過信息網絡提供他人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未指明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的名稱或者作者、表演者、錄音錄像制作者的姓名(名稱),或者未支付報酬,或者未依照本條例規定采取技術措施防止服務對象以外的其他人獲得他人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或者未防止服務對象的復制行為對權利人利益造成實質性損害的。
二、違反保護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予以警告,沒收違法所得,沒收主要用于避開、破壞技術措施的裝置或者部件;情節嚴重的,可以沒收主要用于提供網絡服務的計算機等設備,并可處以1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故意制造、進口或者向他人提供主要用于避開、破壞技術措施的裝置或者部件,或者故意為他人避開或者破壞技術措施提供技術服務的;
(二)通過信息網絡提供他人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獲得經濟利益的;
(三)為扶助貧困通過信息網絡向農村地區提供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未在提供前公告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的名稱和作者、表演者、錄音錄像制作者的姓名(名稱)以及報酬標準的。
三、網絡服務提供者無正當理由拒絕提供或者拖延提供涉嫌侵權的服務對象的姓名(名稱)、聯系方式、網絡地址等資料的,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予以警告;情節嚴重的,沒收主要用于提供網絡服務的計算機等設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財產損失多少立案
2021-03-03工傷后可以享受什么工傷待遇
2021-03-19原產地標記需要申請嗎
2021-01-282020婚姻法規定離婚共同財產分割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06小孩私自拿滅火器玩耍如何處理
2020-11-11尋找債務人及其財產線索的方法
2021-02-13委托律師合同能解除嗎
2020-12-05行政訴訟超過半年沒有結案怎么辦
2021-01-03買期房應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3-04房子70年產權到期后怎么辦?民法典草案規定:自動續期,可免費?
2020-11-07房屋中介有權收取中介費嗎
2020-12-04哺乳期公司調崗
2020-11-24外包勞務審計流程怎么進行
2021-01-21人壽保險的辦理和理賠途徑是什么
2020-12-30哪些情況產品質量責任險不負保險責任
2020-12-01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29保險理賠打官司需要多少費用
2021-01-30車禍后保險公司賠償問題
2021-01-29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五條是什么
2021-02-05保險受益權的法律性質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