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絡侵權如何確認管轄地
我國民事訴訟法律對于侵權案件的地域管轄,秉持的原則是:侵權行為地、被告住所地。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為了對侵權行為地予以明確,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十四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的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結果發生地。在該解釋中,針對日益活躍的信息網絡,專門就侵權行為實施地以及侵權結果發生地,進行了更為具體明確的界定。該解釋第二十五條規定:信息網絡侵權行為實施地包括實施被訴侵權行為的計算機等信息設備所在地,侵權結果發生地包括被侵權人住所地。
二、網絡侵權的類型
網絡用戶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侵害人格權。主要表現為:
1、盜用或者假冒他人姓名,侵害姓名權;
2、未經許可使用他人肖像,侵害肖像權;
3、發表攻擊、誹謗他人的文章,侵害名譽權;
4、非法侵人他人電腦、非法截取他人傳輸的信息、擅自披露他人個人信息、大量發送垃圾郵件,侵害隱私權。日益發達的網絡在一定程度上對于社會不文明、不道德現象起到了譴責的作用,但由于缺乏必要法律規范約束,人肉搜索行為是否合法?網絡信息被泄漏如何判定?《侵權責任法》首次規定網絡侵權責任。該規定其后還明確,網絡用戶、網絡服務商利用網絡侵犯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并規定處理原則,填補了網絡侵犯他人名譽權行為的空白。
對于此種侵犯他人民事權益的行為,網友和網站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二)是侵害財產利益。基于網絡活動的便捷性和商務性,通過網絡侵害財產利益的情形較為常見,如竊取他人網絡銀行賬戶中的資金,而最典型的是侵害網絡虛擬財產,如竊取他人網絡游戲裝備、虛擬貨幣等。
(三)是侵害知識產權。主要表現為侵犯他人著作權與商標權:
1、侵犯著作權。如擅自將他人作品進行數字化傳輸,規避技術措施,侵犯數據庫等。
2、侵犯商標權。如在網站上使用他人商標,故意使消費者誤以為該網站為商標權人的網站,惡意搶注與他人商標相同或相類似的域名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通過小編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對于網絡侵權管轄地確認是有一定的原則的,一般都是侵權行為地、還有就是被告所在地,希望大家可以明白。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聽證程序中的法定事項包括哪些
2020-12-23涉外婚姻案例
2021-01-30企業違法法律顧問有責任嗎
2021-01-19事故自行協商賠償協議
2020-12-16私下簽的離婚協議有效嗎
2020-12-09監護人有權查看被監護人隱私嗎
2020-12-02父母包辦婚姻不想辦婚禮合法嗎
2021-03-21無競業限制但有保密條款是否應該補償
2020-11-08房產證抵押給銀行可以轉賣嗎
2020-12-13人在外地怎么賣房
2021-01-31家里雇傭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訴虐待罪
2020-11-13財產保險賠償有哪些方法,人壽保險賠償方法有哪些
2020-12-09航空意外險是否需要購買
2020-12-03出口產品責任險筑道出口防險墻[1]
2021-03-25人身保險合同終止條件是什么
2021-01-02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1-17什么是人身保險
2021-02-07單位能否為其員工投保人身保險
2021-01-05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