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絡傳媒侵權特點
1、網絡侵權行為的實施具有簡單易行性。由于網絡是一個開放性的、巨大的虛擬空間,多數情況下在網絡空間中從事任何活動是不需要與現實中的真實身份相關聯的,而行為人無需具備高深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往往就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實施侵權、欺詐行為。
2、網絡侵權行為損害后果的發生具有即時性。這點與傳統意義上的侵權有明顯的區別。比如傳統的光盤盜版首先要進行印制,然后通過多種渠道發行,最后到達消費者手中才有結果顯現。雖然這種盜版行為從一開始就構成了侵權,但結果的發生卻有相對一段時間的遲滯。而網絡侵權無需這種傳統的載體,只需借助無形的高速運轉的網絡進行上傳,全世界的網友都可以訪問載有侵權內容的網站,其他網絡也可以輕易地為帶有侵權內容的網頁設置鏈接。而且網絡的互動性使得他人不僅僅是被動地閱讀或使用侵權標的,而且可以隨意刪節、添加、改動,并以各種鏈接方式廣為傳播,造成侵權的內容迅速擴展。目睹網絡侵權行為的后果廣為蔓延,而權利人卻無可奈何。
3、網絡侵權行為責任主體眾多,具體到每件案件即原、被告確定困難。網絡侵權行為責任主體主要包括始作俑者、傳播者、網絡服務商和搜索引擎。前兩類是網絡用戶,后兩類屬于網絡服務提供者。俗話說“擒賊先擒王”,但網絡侵權責任的始作俑者往往難以及時確定,而傳播者雖數量眾多,但正所謂“法不責眾”,或是賠償能力不足等問題使大量的傳播者被免于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網絡世界中,權利人常常難以證明自己的適格原告身份,人們也難以有效識別網絡侵權人。如原告單獨起訴某一侵權人,常常出現行為人相互推諉責任、事實難以查清的情況。于是,原告常常出于降低訴訟風險考慮,把可能的侵權人一股腦地列為被告,至于被告是否都應承擔責任問題則不予考慮。這無疑增加了審判的困難,也必然導致無辜涉訴的被告滿腹怨言。
4、網絡侵權案件取證困難。傳統的侵權方式因為易于察覺因而也易于識別。而網絡的流動性和交互性,決定了與傳統侵權行為相比,網絡侵權行為的范圍廣,取證難。網絡中存在的數字化信息不存在連續性,對其所作的修改和刪除難以發現和鑒別,具有不穩定性和易變性,使得網絡上的證據失去原始性,因此網絡中信息的證據能力令人懷疑。另外,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第63條明確規定了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當事人的陳述、鑒定結論和勘驗筆錄七類證據,根據證據法定主義原則,如果當事人提出的證據不在法定類型的范圍內,則難以產生證據效力。因此,對網絡侵權行為的認定具有重要支撐作用的計算機領域的證據資源,可能因無法歸入法定證據形式,法律地位不明確而無法釋放其應有的效能。
5、網絡侵權案件難以確定司法管轄。一般侵權行為的管轄主要適用被告所在地法或侵權行為地法。但是,因特網將全球的計算機及其網絡連為一體構成了一個獨特的網絡空間,同一侵權行為往往同幾個地點相聯系,物理位置在網絡空間中的意義微乎其微,從而使傳統管轄權的基礎在網絡空間中發生了動搖。因此面對紛繁復雜的網絡案件,人們不得不尋找新的管轄依據。
二、網絡媒體侵權的成因
眾所周知,衡量網絡媒體影響力的最重要指標是網站點擊率。點擊率越高,影響力越大,盈利也就越多。因此,有的網絡媒體為了提高點擊率,無視政治導向,放棄社會責任,不講職業道德,有的無中生有,有的捕風捉影,有的添油加醋,有的以偏蓋全,有的歪曲事實,有的故意惡搞,常常不擇手段地制造一些離奇的噱頭,來吸引眼球,誘發點擊,以此提高點擊率。綜合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實施侵權行為成本較低。目前,我國對互聯網立法的滯后和現行法律的不完善,難以給侵權人以有力的打擊。而維權人要調查取證和訴訟等,成本較高。侵權成本低,維權成本高,無形中就在客觀上使網民對自己所從事的侵權行為以及將來要承擔的法律后果沒有后顧之憂,更加放縱自己的所作所為。
實施侵權行為簡單便捷。由于網絡的易于操作性使侵權行為的實施非常的簡單,只要隨意在任何一個可以連接互聯網的電腦上,點擊鼠標就可以完成。整個實施過程只需要短短的幾分鐘甚至幾秒鐘。方便和快捷,是造成網絡侵權行為頻頻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實施侵權之后“被告”難找。由于網絡具有分散性、隱蔽性的特點,網絡媒體網站一般都沒有聯系電話,沒有具體地址,服務器一般都遠在異地,難以找到“元兇”。加之,網絡媒體因其技術上的特點,導致它在技術上、管理上是完全開放的,因而其發布的內容無法控制,完全由信息人自主決定發與不發、何時發、怎么發,發到哪里,這給有關部門實行集中的控制和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遭到侵權后,受害人常常處于“伸冤無路,投訴無門”的窘境,大多數人背了“黑鍋”無奈只能忍氣吞聲,帶來沉重的精神壓力。
網絡新聞發布缺少審核機制。傳統媒體刊載新聞時,一般都要經過編輯、主任、值班總編等層層審核把關,重要稿件、敏感報道還要經過上級有關部門的審定,都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制度的嚴密和規范,保證了傳統媒體輿論導向的正確,同時也減少和避免了不實報道的發生。由于網絡新聞特定的生產方式,它對新聞的處理,往往由一名網絡編輯獨立完成,不經審核,直接上傳,這樣就使新聞信息產品在生產過程不容易被監管,導致生產過程可控程度低,常常錯誤不斷,公信力較低。
網絡從業人員政治意識淡漠,媒介素養普遍不高。網絡媒體編輯的業務素質大多側重于對計算機網絡的熟練程度,而對新聞專業的要求卻很少。網站從業人員大多沒有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的培訓,加之網站管理的弊端,所以對人員操作的管理也難以掌控。把媒體的把關責任交由一個沒有經過新聞職業教育培訓和缺乏媒介素養的網絡人,其后果可想而知。
網絡傳播的及時性、廣泛性和隱匿性,使之極易成為個別人發泄私憤的工具。由于網絡具有傳播快、影響大的特點,一條不良信息可以在幾秒鐘之內傳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造成的不良影響和給被侵權人帶來的精神傷害和經濟損失也愈加的嚴重。有的人為了達到個人目的,便抓住這一特點,遇到矛盾糾紛不通過正常合法渠道解決,而是通過網上發帖的手段,謠言惑眾,制造事端,造成政府恐慌,從而對政府實行輿論“綁架”,強迫政府俯首就范。
三、網絡侵權的危害
互聯網作為新興媒體,其全球性和信息傳輸的快速性,是其他傳統媒體無法企及的。也正是因此,網絡侵權行為造成的危害后果,要比傳統的侵權行為嚴重的多。互聯網時代的今天,隨意的一條侵權言論、侵權信息,可以在幾秒鐘之內傳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造成的不良影響也會隨之遍布全世界,隨意的一次點擊九可能使所有人的財產便化為烏有,給被侵權人帶來的精神打擊和經濟損失更是較之傳統侵權愈加的危害嚴重。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到期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22工傷已經認定,但老板不愿意賠怎么辦
2021-02-18行使代位權時能否適用仲裁協議
2021-01-24格式免責條款產生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31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的規定
2021-01-16訂婚了對方想退婚怎么辦
2021-02-22同居期間 共有房產如何分割
2020-12-29哪些建筑屬違建
2020-12-10集資房如何辦理可上市產權
2021-03-21公司盜用他人信息入職如何處罰
2021-01-06勞務方簽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04勞務工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18試用期工資的約定
2021-02-07醫療意外保險可以包含死亡保險責任嗎
2020-12-06雇員保險金權益
2020-12-25萬能險是否可以購買
2020-12-12保險詐騙中數罪的處理
2020-12-07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
2020-11-10保險合同的訂立必須要投保人親自簽字蓋章才生效嗎
2020-11-21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為什么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