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哺乳權要支付精神賠償嗎?
案情:
林某出生3個月時,父親去世。林某的爺爺林甲害怕林某的母親改嫁時將林某帶走,就強行從林母處將林某抱走。在有關部門的干預下,兩個月后林甲將林某歸還給林母,但此時林母因長時間沒有給孩子喂養母乳已沒有乳汁了。林母遂以林某的名義將林甲訴之法院。訴狀稱:我正在接受哺乳,林甲強行將我從母親身邊抱走,致使我脫離母親監護兩個月,并造成母親沒了乳汁,使我無法接受哺乳,被告林甲的行為侵犯了我接受哺乳的權利,對我的健康成長造成了一定影響,請求法庭判令被告林甲賠償因其強行斷乳行為而給我造成的身體損害5000元及精神損害1萬元。
評析:
被告林甲的斷乳行為必然會給林某的健康成長造成一定損害。母親的乳汁是哺育嬰兒最好的食物,其他任何食品都無法與之相比。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九條規定,對眾所周知的事實,當事人在訴訟中無需舉證。本案中,林甲在林某3個月時強行將其抱走,使林某脫離了母親的監護,被強行斷乳,這必然影響林某的健康成長,即林甲的行為給林某的身體健康造成了損害。根據《規定》,林某無須就此事實向法庭提供證據。
被告林甲的斷乳行為也給林某造成了一定的精神損害,侵犯了林某的健康權。健康權受到非法侵害,受害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民法通則第九條規定,公民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解釋》對提起精神損害賠償主體的年齡也無任何限制,所以林某提起精神損害賠償并無不當之處。
綜上所述,林某要求林甲賠償身體損害和精神損害的請求,法院根據民法通則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應當適當予以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驅逐出境屬于聲譽罰嗎
2020-11-17預售合同沒訂立是否適用定金罰則
2021-02-2110級傷殘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27怎樣預防假冒商標的行為發生
2021-01-16財產保全后會面臨什么法律風險
2020-11-20設計合同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2021-02-25坐公交車受傷誰承擔責任
2020-12-18如何判定以危險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交通肇事罪的界限
2021-02-03競業限制實務中如何界定競爭對手
2021-01-29保障性住房能抵押貸款嗎
2021-02-10合同要求不利自己怎么提函
2021-03-12只有合同之債才能抵銷嗎
2021-03-05回購房
2020-11-12二手房過戶后抵押擔保需要多久
2021-01-28新房子剛買就賣有稅嗎
2021-01-01勞動合同逾期多久視為解除
2021-03-19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后可不可以分割
2021-03-15對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盡力防止損失擴大的責任
2021-03-06車輛雙方事故和單方事故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30企業投保企業財產綜合險的賠款計算方式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