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精神損害構態
賠償數額評定
法官自由裁量
一、精神損害賠償的確立
自從20世紀確立人身權和人格權制度之后,對于人身權、人格權和其他非財產性的權利受到非法侵害,究竟能否對受到侵害的精神利益以給付財產的手段補償精神損害,成為各國民法學中爭論近百年的復雜問題。
持否定說的有“人格商品化之說”、“違反道德說”、“無法補償說”、“無法計量說”等等,這些依據已遠遠落后于潮流,有悖法學論在一定程度上所具有的克敵制勝的功能。
肯定說有“懲罰功能論”、“補償功能論”、“滿足功能論”、“調整功能論”、“克服功能論”等,這些理論論述了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建立得以成立的各種功能,從而證明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精神損害賠償由否定到肯定觀念上的典型實例一個是法國,一個是德國,之后由于德國法律的示范楷模作用,瑞士、日本等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相繼仿效,并依不同國情需要了這個制度,經過了幾百年的發展,幾乎所有的國家、地區都不同程度地規定了作為侵權后果之一的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50年代,我國由于繼受蘇聯法學理論和民事法律的和束縛,長期以來否認精神損害賠償,但值得欣慰的是,在《民法通則》頒布之前,司法實務卻承認“撫恤金”、“撫慰金”這種對人身權受到侵害進行撫慰的物質手段。
客觀地說,精神損害賠償是一個與市場商品的發展程度相關的問題,告訴我們無論是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只要實行市場經濟就必須承認精神損害賠償。如果侵害人給受害人造成的損害,僅僅因為它是精神上的無形損害,就將其棄之不管,不予賠償,是違背市場經濟平等和公平原則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畢健根律師,畢健根,男,大學本科學歷,法學學 士學位。先后取得張家口學院醫學專業、北京大學心理學專業、河北大學行政管理專業多專業學歷證書。現任河北耀鼎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專職律師。 畢律師篤行正義,愛好廣泛,少年就立志律師職業,參加工作后長期研修法律專業知識,通過司法考試即辭去優厚的待遇,從事專職律師工作。因擁有較強專業知識背景和豐富的工作經驗,加之具有極強的表達、溝通能力及獨到的邏輯分析能力和執行力,參加工作以來,先后從事過醫療衛生、企業生產管理、文化宣傳、市場營銷策劃以及企業高層管理工作,有著多領域的實踐歷練,并先后在文化 傳播公司、大型礦業公司及房地產公司擔任總經理助理、行政總監、執行副總經理、法律顧問等多崗位工作,具備豐富的人力資源知識和優秀的團隊管理能力。律師執業以來在訴訟方面擅長刑事案件的取保、辯護及處理各類公司合同糾紛,房地產建筑工程類糾紛及醫療糾紛、勞動爭議等案件。先后承辦了“李某涉嫌3800萬詐騙檢察院不予批捕取保案、林某涉嫌合同詐騙檢察院不予批捕取保后公安撤銷案件案,并成功辯護過黃某故意殺人案、王某聚眾沖擊國家機關案、宮某妨害公務案。
勞動仲裁開庭期間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2-07什么是以租代售
2021-03-22公司注銷不肯補償員工怎么辦
2020-11-20什么樣的房屋拆遷屬于棚改,如何賠償
2021-02-14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必須立案嗎
2020-12-09交通事故如何認定全責
2021-02-02孕婦可以去監獄探監嗎
2021-02-01管轄小結
2021-02-28交通肇事罪能判緩刑嗎
2020-11-21商標侵權行為刑事立案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5房產保全取消多久能過戶
2020-12-07法院仲裁派遣工資流程是什么
2021-01-01旅游意外險怎么賠付
2021-02-18保險合同生效的三個要素是什么
2020-11-13可以構成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18保險合同有哪些關系人
2021-02-13扶老人險中是真撞人而不是被訛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21什么是保險人?
2020-12-23少年摔了一跤死了 保險公司卻不肯賠付
2021-01-26設立外資保險公司需要提交哪些文件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