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受案范圍的現狀及完善
(一)、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受案范圍的現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第一條規定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質損失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顯然,依照此等規定,能夠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刑事案件必須也只能是被害人遭受了物質損失。
法律法規的規定明確將精神損害排除在刑事法律調整范圍之外,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遭受的精神損害得不到刑事法律救濟,根據民事法律規定,法釋[2001]7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被害人由于民事侵權行為遭受的精神損害,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獲得賠償,受到廣大學者的稱贊,稱其為“在我國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繼《民法通則》以后的第二個里程碑”。但是根據法[2002]17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問題的批復》規定:“對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精神損害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在該刑事案件審結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同時,刑事懲罰絕不能替代精神賠償,公權不能替代私權。對于犯罪行為造成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害的,在追究其刑事責任的同時,追究其民事賠償責任,從理論上說,就是不同法律部門的法規競合。行為人實施一個行為,既侵害了公法的秩序,又侵害了私法上的權利。對行為人處以刑罰,維護的是公法秩序,對行為人責令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是對受到侵害的私權利的救濟,這兩個方面的救濟都是必要的,法律責任的大小、處罰的輕重應與違法行為輕重相適應,做到“罪責均衡”、“罰當其罪”①。而實踐中,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受案范圍不包括請求精神損害賠償,違反了法學原理。
因此,現存的法律法規將精神損害賠償的訴求排除在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其造成的后果是廣大的賠償權利人在受到精神損害的時候得不到法律的保護,其合法的要求由于沒有既定的法律依據而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范圍的完善
1、精神損害賠償的現實重要性傳統刑事追訴中之所以排斥“精神損害賠償”,主要是認為對犯罪人科以刑罰已經完全可以撫慰被害人所受的精神損害,不需要再通過其他途徑來保護。在這種認識下,大多數被害人或其近親屬除了因國家對犯罪人施加刑罰帶來精神上的撫慰之外,很難得到經濟上的補償,更得不到精神損害賠償。然而,現實生活告訴我們,精神損害絕非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而是能夠在人的內心劃出較之肉體傷害更嚴重、更難以愈合的創傷,是需要被害人及其家屬用時間、精力去治愈的一種切實的損害。傳統的刑事追訴觀念,片面夸大了刑罰的實際效果,對被害人精神損害上的賠償斷檔,不僅造成正義的局部缺損,還容易加深被害人及其家屬對犯罪人的仇恨情緒,甚至會因“報復”而導致新的犯罪行為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鄰居違章裝防護欄遮擋光線如何處理
2020-12-10法律援助辯護的種類和適用情形
2021-02-10融資租賃設備能否再抵押擔保
2020-11-17破產申請的受理時限是多久
2021-03-16夫妻共同債務包括什么,婚前債務是自行承擔嗎
2021-01-14強制執行流程有哪些
2020-11-25勞務合同安全免責是否有效
2020-12-22涉及刑事案件怎么處理?
2020-11-08顧客乘商場扶梯時受傷誰該賠償
2021-02-12租房怎么防中介風險
2020-12-17勞動監察部門能否確立勞動關系
2021-02-10勞動報酬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6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勞務外包能否規避用人主體責任
2021-01-07疫情期間不上班工資如何支付
2020-12-29人壽保險拒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9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內容是什么
2020-11-11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0-12-16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超分駕駛保險可以賠嗎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