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
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性質在于過錯方違反婚姻義務,是一種特殊的侵權損害賠償,同時也是一種財產賠償責任。近年來我國的離婚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離婚理由也越來越多樣化,酗酒、遺棄、缺乏感情、性生活不和諧、婚外性行為、危害家庭的不良行為、侵害配偶生育權、不承擔家庭義務、彼此厭倦及一系列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差異都可以成為離婚理由。尤其是由于一方的重大過錯甚至是違法行為而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況下,一方當事人往往忍受巨大痛苦、身心受到嚴重摧殘,從而,離婚中的精神損害賠償就成為隨之而來的一個突出問題。本文從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概念和特征、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構成要件、離婚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基礎界定、明確提起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情形、確定離婚精神損害賠償金應考慮的因素等五個方面對離婚精神損害賠償進行詳細闡述,以期引起同仁的關注。全文共6995字。
關鍵詞:離婚損害精神損害賠償
近年來,我國的離婚率逐年攀升。而在離婚案件中,有很大一部分起因于家庭暴力、婚外情、通奸、姘居、重婚等,在這些案件中的受害人往往在身心和財產方面遭受了嚴重的損害,特別是精神上的損害有時比財產上的損害產生更為嚴重的危害結果。我國1980年《婚姻法》(以下稱舊婚姻法)對這些情況沒有提供明確、有效的救濟途徑,侵權人也得不到應有的懲戒,2001年4月28日頒布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以下稱《婚姻法》),規定了離婚過錯方的損害賠償制度。2001年3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把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擴及到物質性人格權、一般人格權、人格利益、特定的身份權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規定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涉及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這些法律和司法解釋的出臺,為受害人請求精神損害賠償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據。目前,離婚精神損害賠償已經引起了國內許多學者的爭論,很多以如何完善我國離婚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為出發點。在現時法律框架下,如何使受害人選擇最佳途徑得到補償,以凸顯司法的人文關懷,也是很值得研究的。
一、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概念和特征
離婚精神損害賠償,指由于配偶一方的過錯,如實施了通奸、姘居、重婚、遺棄、虐待或謀殺配偶的行為,造成無過錯方精神上的痛苦和內心的創傷,導致婚姻關系破裂而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就其所受的精神損害要求過錯方賠償。①無可否認,離婚時實行精神損害賠償,使有過錯一方受到經濟上的制裁,使無過錯方得到經濟補償和精神慰,有利于有效地維護無過錯方的合法權益。
離婚精神損害賠償與我國民法已規定的精神損害賠償既有相同之處,又有自己的特征。第一,在權利主體方面,離婚精神損害賠償主體是夫妻,夫妻本來就是人身關系特定的權利義務主體,具有親密的感情關系,一旦一方受到對方的外遇傷害,其精神打擊較大,內心創傷更重;民法上的精神損害賠償的主體一般沒有夫妻這種親密的關系,侵權行為人侵權之前并沒有被特指。第二,在侵權對象方面,離婚過錯方侵犯的是婚姻權利,即夫妻一方的人格和配偶權,其損害主要表現為配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的損失;一般侵犯人身權的行為,侵犯了公民的人格權和身份權,表現為公民的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的損害。第三,在違反義務方面,離婚過錯方違反了婚姻義務;而一般精神損害賠償的過錯方,違反了民法有關人身權中的義務。第四,在侵權行為與損害后果的因果關系方面,離婚過錯方的侵權行為不僅造成受害方的精神損害事實,而且導致了離婚事件的發生;一般精神損害賠償的過錯方的侵權行為導致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等人格方面和身份方面的傷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劃撥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出租、抵押的情況
2021-03-03財產保全還需要自己抵押什么嗎
2020-11-28工程款的支付流程
2020-12-24違法取得贈與物贈與合同有效嗎
2021-02-09協議管轄錯誤怎么辦
2020-11-24擔保合同在主合同一年前有效嗎
2021-02-13房屋改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交通事故對方全責應該賠償多少
2020-12-23房地產評估有哪幾種評估類型
2021-01-14房地產開發流程(詳細)
2021-01-31居民商業產權是否征收房產稅
2021-01-10勞動關系轉移申請書
2020-11-18勞務派遣合同怎樣簽
2021-01-05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有什么規定
2021-03-21投保當天發生車禍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0-12-30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2-10汽車刮蹭怎么申請理賠
2021-03-18人壽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0-11-28自然災害車受損強保會賠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