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植物狀態人;精神損害賠償;感知能力
遭受侵權行為后果的受害人,有可能處于“植物狀態”[1].他們所遭受的財產性損害仍可獲得賠償,這與一般情形下的受害人并無區別,但他們是否還可以請求“精神損害”[2]的賠償呢?傳統損害賠償法認為,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立法理由在于,當受害人遭受人身傷害時,基于其意識能力會感覺到肉體上的疼痛,及悲傷、窘迫、不安、恐懼、擔憂等精神痛苦,因而法律通過精神損害賠償金的判予來使受害人的精神得到撫慰,損害獲得補償,心靈創傷日趨平復。而植物狀態人已經不具備意識能力,既感受不到所遭受到的精神損害,也感受不到精神損害賠償金的慰撫作用,因而他們無所謂精神損害,不享有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現代法律在此問題上已經有了突破。
一、植物狀態人精神損害賠償的現代法規定
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奧地利等大多數國家已陸續通過判例來對植物狀態人的精神損害賠償予以肯定。當然,也有少數國家仍持否定態度。
(一)采肯定態度的國家1.英國于1962年通過Wisev.Kaye案確立了植物狀態人的精神損害賠償。[3]在此案中,英國上訴法院對無意識植物狀態的原告判予了15,000英鎊的精神損害賠償金。在兩年后的Westv.Shepherd案中,英國上議院對僅能存活五年的植物人判予17,500英鎊的精神損害賠償金,以彌補原告不能參加社會活動和享受生活所遭受的損失。LordMorris指出:“受害人意識的喪失,并不排除其日常生活及所好活動被剝奪的現實性,只要此種剝奪是某種肉體損害所不可避免的后果。”[4]值得指出的是,在英國植物狀態人的精神損害只限于對娛樂活動喪失的損害賠償。[5]2.西班牙最高法院于1990年將10MPTA(相當于60,101英鎊)的精神損害賠償金判決給處于植物狀態的受害人。[6]法官認為,由于植物狀態人的身體機能遭受了損害(functionalincapacity),因而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精神損害的賠償,應根據受害人所遭受的損失進行客觀評估,至于是否能夠感知則在所不問。
3.德國最高法院于1992年肯定了失去生理感受能力的植物人獲得精神損害賠償的權利。[7]法院認為,盡管受害人因嚴重傷殘失去了生理上的感受能力,但由于其人格遭受到了全部的或部分的損害,因此有權獲得精神損害的賠償。這種賠償被認為是一種象征意義上的補償。法院的此種觀點受到了學者們的肯定。奧地利最高院于1993年也認為,植物狀態人由于其人格受到了嚴重侵害,因而有權獲得精神損害賠償。[8]4.法國最高法院第二民事庭在1995年2月22日的判決中明確指出,人的植物狀態并不排除任何形式的損害,因此原告的損失必須得到完全的賠償。[9]此案中所做出的判決確立了精神損害不以意思和思維活動的存在為前提的原則,最終統一了法國司法在這一問題上的態度。意大利也基于此種理由認為植物狀態人可以獲得完全的損害賠償。[10]從這些國家的做法中可以看出,現代損害賠償規則已經試圖尋找各種理由,或認為植物狀態人遭受了娛樂活動喪失的精神損害,或認為其人格受損而存在精神損害,或認為其身體機能受損而存在精神損害,最終確立了精神損害不以感知能力和思維活動的存在為前提的原則,從而對植物狀態人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予以認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裝卸站不編制溢油應急計劃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0-11-24出國簽證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交通事故起訴起始時間是什么
2020-11-23追索權發生地有管轄權嗎
2021-03-02什么是遺贈扶養協議 ?
2020-11-24怎樣確定贍養費標準,贍養費包含哪些費用
2021-02-28申請法官回避的時限
2020-12-16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3-07逾期不履行合同怎么界定
2020-12-31小孩商場電梯受傷賠償應該找誰
2021-03-07購買回購房時的證件在哪里辦理,辦理流程是什么
2021-02-25意外事故包括哪些
2021-03-17產品責任糾紛歸責與舉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4保險合同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1-12被保險人與第三人已履行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0-12-05逆行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3-14拆遷時土地出讓與劃撥有區別嗎
2021-01-24如何辦理土地轉讓
2021-01-26商用土地怎么轉讓
2021-01-21政府征地賠償不同意能強制執行嗎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