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產生基礎
在古代法律中,并沒有現代意義上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但是古代法關于人格權保護的種種法律措施,卻是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產生的基礎。
在古代成文法的早期,經常可以看到對侮辱、詈罵他人者予以刑事制裁的規定,有的刑罰制裁還相當嚴厲。在那個時期,當然還沒有人格權這樣的法律概念,但這些刑罰制度卻體現了對民事主體人格權的保護。羅馬法早期的《十二銅表法》在第八表“私犯”中的第l條就明文規定:“以文字誹謗他人,或公然歌唱侮辱他人的歌詞的,處死刑?!蓖瑫r,還規定了對其他人格權侵害的復仇制度和賠償制度。在中國古代法律中,對于流內毆議貴者、毆詈內外親戚、毆詈父母祖父母、毆詈舅姑、毆詈殺傷夫、奴婢詈舊主等等侵害人格權的行為,均規定予以刑罰制裁。這些制度,都屬于刑法的范疇,還不能認為它們就是精神損害賠償的萌芽,而只能認其為這一制度的前身。但是,這種刑罰制裁的規定,卻對精神損害賠償的產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萌芽
至羅馬法發展的第四個時期,即法典編纂時期,精神損害賠償制度開始萌芽。這就是對生命健康權的法律保護從injuria中分離出來。
injuria這一概念的本義是指在生理上或精神上(即對名譽)對人造成的侵害的行為。意大利法學家認為,“由《十二表法》規定的殘酷刑罰(其中包括同態復仇)使得裁判官引入了‘侵辱估價之訴’,通過它,刑罰變成了財產刑,并授權審判員根據正直的標準逐案地確定幅度或罰金額?!?/p>
我國學者認為,所謂侵辱或者稱為凌辱(即injuria)的涵義很廣,不僅是對個人的自由、名譽、身份和人格等加以侮辱就構成,舉凡傷害、凌辱個人的精神和身體的行為,都包括在內。
羅馬法的這個時期,裁判官允許被害人提起“損害之訴”,自定賠償數額。到帝政時代,損害賠償的請求額,完全由裁判官視損害的性質、受害的部位、加害的情節及被害人的身份等斟酌定之。
查士丁尼《法學總論——法學階梯》規定:“侵害行為的構成,不僅可由于用拳頭或棍棒毆打,而且由于當眾誣蔑,如誣賴他人是債務人而占有他人的財產,而行為人明知他人對他不負任何債務;或寫作、出版誹謗性的詩歌、書籍,進行侮辱,或惡意策動其事;或尾隨良家婦女、少年或少女,或著手破壞他人的貞操??傊?,很顯然,侵害行為有各種不同的方式?!薄瓣P于一切侵害,被害人可提出刑事訴訟,也可以提起民事訴訟。在民事訴訟中,應根據以上所述估計一個數額,對行為人處以罰金?!?/p>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拖欠半年工資還能去勞動局投訴嗎
2020-11-13離婚中偷拍偷錄能作為訴訟證據嗎
2021-02-23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的全面深化改革有何意義
2021-02-19交通事故定責之后賠償比例怎么分
2020-11-15藥店行政處罰多長時間上交罰款
2021-01-13解決民事糾紛有幾條途徑
2020-12-30婚前財產可以寫遺囑嗎
2021-02-02被騙婚需要哪些證據
2021-01-29簡易程序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2執行董事和監事權力哪個大
2020-12-06交通事故起訴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23團伙盜竊價值七萬如何量刑
2021-02-012020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22商業銀行辦理資金清算程序有何規定
2020-12-22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3-25土地確權女兒可繼承嗎
2020-11-16員工的試用期工資是多少
2020-11-10分公司可以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1-24將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有效
2020-11-30小貨駕駛證實習期能扣分嗎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