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精神損害賠償,指婚姻關系的一方當事人實施了對另一方諸如通奸、姘居、重婚、遺棄、虐待或謀殺等侵害行為,導致婚姻關系破裂并造成無過錯方精神痛苦和內心創傷,過錯方給予無過錯方的撫慰性質的賠償。離婚精神損害賠償,能使有過錯方受到經濟上的制裁,使無過錯方得到經濟補償和精神撫慰,有利于有效地維護無過錯方的合法權益。
離婚精神損害賠償與我國民法已規定的精神損害賠償既有相同之處,又有自己的特征。
第一,權利和義務主體特定。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權利和義務主體特定為配偶雙方,而民法上規定的一般精神損害賠償的權利和義務主體間并沒有該種特定的身份關系。
第二,在侵權行為侵害的客體方面,離婚過錯方違背了夫妻間相互忠實、扶助等等義務,侵害了一方的人格權和配偶權等人身權益。
第三,在侵權行為與損害后果的因果關系方面,離婚過錯方的侵權行為不僅造成受害方的精神損害,而且直接導致了婚姻關系破裂,造成了雙重危害后果;一般精神損害僅導致公民的人格和身份權利的損害。
二、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性質和意義
離婚精神損害賠償主要是賠償無過錯方的精神創傷和精神痛苦,具有慰撫金的性質。正如臺灣學者王*鑒先生所指出的:“與配偶以外者通奸而造成損害者,實屬不多,縱或有之,賠償數額亦甚微小,故若不使受害人請求相當之慰撫金,則加害人幾乎不負任何賠償責任,實不足保護被害人”。因此,過錯方負精神損害賠償責任,應系一項促進配偶履行義務的制度。
該制度有以下幾方面的意義:第一,填補損害。過錯方違反配偶義務,造成了無過錯方的精神損害,這種損害雖然不能直接用財產衡量,但是,該種財產補償具有填補受害人精神損害的作用。第二,慰撫受害方。離婚過錯方的精神損害賠償,還具有慰撫受害方,減輕其痛苦的作用。雖然精神損害難以用財產補償,但是財產補償可以對受害人感情和精神損害具有一定的安慰作用,可以幫助平息受害人的怨憤、報復等不良感情,有助于受害人恢復身心健康。第三,制裁過錯方。讓過錯方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是婚姻法對漠視配偶利益、違反婚姻義務和婚姻行為準則行為的譴責和懲戒。這種制裁不僅是對侵權人的懲罰,而且對社會公眾也有警示和預防作用,以減少這類侵權行為的發生,維護婚姻家庭的穩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提前解除合同賠償多少
2020-11-08因環保禁養關停魚塘有補償嗎
2020-11-30打官司怎樣請律師,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24近似商標駁回復審能成功嗎
2021-01-27無故毆打他人如何處罰
2021-01-13上海工傷護理費應該誰付
2020-11-30合同債權的法律界定是什么
2020-11-29胎兒取得繼承權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9學生坐校車下車后丟失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9小學生課間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06勞動合同期限未滿可以辭職嗎
2020-12-24實習期算不算正式員工
2020-11-26醫療意外保險具體是什么
2021-03-22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07發生造成財產損失的事故后應如何處理
2020-11-28保險受益權的消滅
2020-12-15談人身保險業務中定點醫院管理行為的性質-----兼談限制競爭行為
2020-11-23投保人對哪些人員具有保險利益?
2020-11-28以共同戶口獲取的拆遷安置房離婚后還有嗎
2021-01-07政府搬遷補償款如何做賬務記錄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