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8日,李某駕駛轎車,將橫過人行橫道楊某撞倒致傷,李某肇事后逃逸,楊某被送往醫院經搶救無效死亡,經交警部門認定李某負本次事故的全部責任,楊某無責任。被告人李某犯交通肇事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后楊某父母、配偶、女兒以李某及肇事車輛投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為被告訴至法院,要求賠償醫療費、死亡賠償金、喪葬費、交通費、精神撫慰金共計528404元。
【分歧】
本案在審理中,對支持原告訴求的醫療費、死亡賠償金、喪葬費、交通費均能形成一致意見,而對精神撫慰金的訴求存在兩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刑事案件審結后,被害人近親屬提起精神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不予受理,受理后對該項訴求不應予以支持。
第二種觀點認為,李某作為刑事案件被告人,其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原告可以向肇事車輛投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具體理由如下:
首先,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不包含精神損害賠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第一條規定:“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質損失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對于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精神損失而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此,被害人或其親屬不能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提出精神損害賠償。這主要是考慮到依據刑法對被告人定罪處罰本身就是對被害人精神最好的“平復”和“撫慰”,故不再用經濟賠償的手段安撫被害人。
其次,刑事案件審結后不能單獨對被告人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問題的批復》〔法釋(2002)17號〕明確:“刑事案件審結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犯罪行為不可避免會給被害人造成精神損害,如果人民法院受理被害人提起的精神損害賠償,涉及的范圍將過于寬泛。從我國當前司法實踐和社會狀況的現實角度出發,人民法院不宜受理被害人提起的精神損害賠償訴訟。但是,這里提起訴訟的對象僅指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并不包含同一事件除刑事案件被告人以外的其他被告。
再次,刑事被害人可向刑事案件被告人以外的被告主張精神損害賠償。我國侵權責任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據此,雖然楊某近親屬不能對被告人李某提出精神損害賠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相關規定,對于投保交強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先由承保機動車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本案原告可以向肇事車輛投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請求精神損害賠償,這與我國刑事法律及其司法解釋的規定不相違背,且更有利于保護被害人的權益。
綜上,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民事賠償不包含精神損害賠償,但對同一事件除刑事案件被告人以外的其他被告可以另行提起民事訴訟請求精神損害賠償。本案中,侵權人李某違反多項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致受害人楊某死亡,給原告正常工作、生活帶來較大影響,同時給原告精神上帶來痛苦,根據涉案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及其給原告造成的傷害后果等情況,同時充分考慮精神損害賠償兼具補償、撫慰和懲罰功能等因素,法院可酌情確定精神損害撫慰金的具體數額判決由肇事車輛投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在交強險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肇事罪可不可以要求取保候審
2020-11-17試用期不簽合同誰吃虧
2021-02-02賣假貨屬于詐騙罪嗎
2020-12-21親屬間的房屋贈與聲明怎么寫
2021-02-27涉臺結婚提交的材料是什么
2020-11-18約定僅對租金負連帶責任是否有效
2021-02-08公司已經注銷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11土地糾紛案有年限嗎
2020-11-17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1-27私人集資房是否可以買,私人集資房合法嗎
2020-12-09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意外險購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意外傷殘理賠手續是什么
2021-02-11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1重復保險出險后能獲得超額賠償嗎
2020-12-16重復保險理賠吃虧
2020-11-23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總公司變更資本金要提交書面報告嗎
2021-01-17保險公司可以區別定價嗎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