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實際中,經常遇到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問題,但是我國民法規定的精神損害僅限于侵害公民、法人人格權的幾種情況,對因人身傷害造成的非財產損害的賠償即精神損害賠償,我國民法通則沒有規定。此類案件不僅對受害人身體造成損害,有時精神上的痛苦也是巨大的,不在上給予補償,撫慰有悖情理。⑥我認為,應對民法通則第120條作擴大解釋,即規定對侵害公民身體、人格權、生命健康權造成損害的亦可適用。
對精神損害賠償的標準和具體數額如何掌握,是法學理論界和司法實踐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我認為,根據民法通則的立法精神,要正確地確定精神損害賠償數額,必須結合具體的案情,綜合考慮各種相關因素,從以下原則認定:
考慮適當經濟補償的原則。這主要是由于,首先,精神損害是一種無形損害,這一特點就決定了賠償數額無法采用等價賠償原則;其次,從精神損害賠償性質來看,賠償數額對侵權人來說,體現為懲罰性,而對受害人來說,表現為補償性,在給受害人精神撫慰的基礎上,對其精神損失部分予以適當補償,以達到平息糾紛的目的。
堅持公平原則。由于無形的精神損害難以用物質尺度準確估價,不能適用全部賠償原則,在確定精神損害賠償數額時,不是由一、二種因素就能決定,必須綜合各種因素,根據侵權人的認錯態度和受害人的諒解程度,當事人雙方的經濟狀況,尤其是侵權人實際賠償能力,訴訟時當地的經濟狀況等因素,公平合理地確定一個合適的精神損害數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朱星律師2009年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學士、管理學學士,中級經濟師、中級審計師,中國法學會會員,2009.07至2010.04:六盤水市廣播電視大學從事國際經濟法等課程教學工作;2010.04至2013.04在盤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從事授信審查、信貸主管、法律審查、風險管理等工作;2013.04至2018.05在貴州銀行從事法律、風控、內審、消保工作;2018.05至今任貴州八辯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專職律師,主攻知識產權、不動產、文化娛樂、互聯網、金融財稅、建筑工程等行業(領域)法律實務,2015起組隊研究新四板、新三版法律實務。
什么是勞動監查,勞動監察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31冒用商標怎么處置
2021-03-10訂金與定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1開發商在建工程抵押可以預售嗎
2021-03-13現金支票日期填寫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8語言誘導自殺算犯罪嗎
2021-03-14婚姻自由受兒女贍養要挾怎么辦
2021-02-14父母離婚,子女需要給付贍養費嗎
2021-01-09民法典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雇傭算承包關系嗎
2020-12-09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
2021-03-14我國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自殺條款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7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出車禍對方跑了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1-27貨車報保險要資格證嗎
2021-01-05保險合同能否查封
2021-01-01面包車拉貨保險拒賠可行嗎
2021-01-31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保險基金的特點及保險基金的來源
2020-11-11從一起保險代位求償權糾紛案談公平原則在商事審判中的適用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