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精神損害的補救不同于物質損害的補救,但是精神損害予以賠償的精神價值觀符合辨證唯物主義,精神權利雖不能直接實現物化,但是一旦它被抽象為法律權利時,它可以借助法律技術的作用實現物化。這種物化,不是權利主體的物化,而只是權利客體的物化,也就是說,作為權利主體的“人”是不直接物化的,而“人”所享有的各種精神利益是可以物化的。這種法律技術上的擬制適用方法,雖然在實際上無法實現等價,但是由于對精神損害給予了某種替代物賠償,使權利主體遭受的傷害在心理上和情感上得到平復和慰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上訴案
2020-11-13破產債權是怎么分類的
2021-01-14不可撤銷的擔保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24“上班族”千萬要保存好的東西有哪些
2021-02-04擔保合同有哪幾種成立方式
2021-02-19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可以賠償哪些
2020-12-19保險合同生效后十日內可以取消嗎
2021-01-18人身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1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24被保險人對保險公司的定損價格有異議的理賠
2021-01-15保險公司在該案中應否理賠
2020-11-26車輛部件之間發生瀏碰撞,是否有權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9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大型商業風險業務嗎
2021-01-29在責任保險中保險合同的賠償要件是什么
2020-12-21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哪些監督管理要求
2021-02-08保險受益權的界定
2021-01-11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以及概念是什么
2020-12-02第二輪土地承包時間
2020-12-31農村實行土地流轉能給農民帶來哪些好處
2021-02-03不服征地拆遷補償方案,可重復申請行政復議嗎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