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方可提出離婚精神損害賠償
從《婚姻法》第三章家庭關系的有關規定來看,家庭成員應指廣義的,不僅包括夫妻雙方,還應包括配偶的父母、子女或其他直系親屬在內。夫妻間的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行為,無過錯方請求損害賠償,我們也可以理解,但如果夫妻一方對其他家庭成員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行為,無過錯方因此要求離婚,因無過錯方不是直接受害者,按照傳統的侵權理論,其就不能以請求權人提起賠償請求。
但基于婚姻法的規定,無過錯方有權請求賠償,也即表明了在這兩種情況下,無過錯方的實體權利也受到侵害,如此則意味著法律將承認一人(無過錯方)可以對他人(其他家庭成員)的人身權享有權利,當他人的人身權受到侵害時,此人的權利也受到直接的侵害,這種結果與傳統侵權行為法的理論是相悖的,容易造成侵權人責任的無限擴張,存有不足之處。
應由其他家庭成員另行提起損害賠償之訴,如果構成犯罪的,可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何時提離婚精神損害賠償
離婚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行使時間
離婚精神損害賠償是基于離婚這種身份關系變更之訴而產生的給付之訴,二者不應分離開來。根據立法本意,離婚精神損害賠償應與離婚訴訟的同時提出。《解釋(一)》對此作了詳細的規定。同時出于對當事人合法權利的保護,《解釋(一)》明確了法院應當以書面形式將《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等規定的權利義務告知當事人。由于離婚訴訟個案錯綜復雜,《解釋(一)》根據提出離婚訴訟請求的人的不同,而作出不同的規定:
對于無過錯方作為原告提起離婚之訴的,由于法院已履行告知義務,此時賠償應與離婚訴訟同時提出。如果不提的,視為其對自己權利的放棄,日后再提的,法院將不予保護。
對于無過錯方作為被告的:一種可能是無過錯方并不同意離婚(在一審、二審中均如此),所以對其而言還未考慮到按《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提賠償請求的問題;從保護無過錯方的角度出發,應該允許其事后再提,只能在規定時間內(離婚后一年內)提出。
另一種可能是,一審時不同意離婚也不提賠償的,到二審時看到可能判決離婚,所以二審時提出的,這與一般民事案件的處理不同,由人民法院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在離婚后一年內另行起訴。如果無過錯方作為被告,同意離婚,但訴訟中始終未提的。由于也對其進行過告知,所以也可以視為其對權力行使的一種放棄,以后也不予支持。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離婚損害賠償的范圍應包括物質損害和精神損害。離婚損害賠償的民事責任方式宜兼采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兩種形式。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懷孕能逃避有期徒刑嗎
2021-01-23贈與合同的贈與人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嗎
2021-03-16公司收購個人股權需評估嗎
2021-01-11個人買房商業貸款條件需要哪些
2020-11-26公司不給實習生工資怎么辦
2021-03-15涉外婚姻案例實務分析
2021-02-06個體工商戶年檢步驟是什么
2020-12-27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仲裁申訴時效如何計算?
2021-02-25壽險種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1-01-03購買人壽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2外資保險公司可以依法經營分出保險業務嗎
2021-02-16外資保險公司 未按照規定公告罰款多少
2021-01-19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是怎樣的
2021-02-18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1-02-02單方事故可以拒賠嗎
2021-02-16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1-21投保后需要維護保險標嗎
2021-03-25保險理賠后訴訟風險出現的原因是是什么
2021-03-18土地承包經營權由什么部門確定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