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擾民是否可以報警
當然可以,如果噪音擾民十分嚴重可以通知警察進行干預。
【網友咨詢】
我高三了,快高考了。我家鄰居那個小區有幾戶人經常晚上噪音,要么大聲吵鬧,要么放歌,要么打麻將。經常很吵。我怕高考時期他們影響我休息,如果他們在休息時間很吵的話,我可不可以報警?
【律師解答】
生活噪音也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當事人完全可以報警,要求公安機關立案偵查,追究違法人員的治安行政責任。
報案電話110。
法律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違反關于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制造噪聲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相關知識:報警處理噪音擾民存在的問題
一、是法律界定模糊。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法雖然明確規定該類違法的處罰權歸公安機關,但關于噪音級別的鑒定、案件的具體管轄權都沒有形成法律規定,因此在處理過程中往往是“多部門負責,卻又都不負責”的尷尬局面。比如噪音污染案件在公安機關內部是屬于派出所的屬地管轄,還是統一由治安部門處理,都無明確規定,因此往往造成由處警單位現場消除噪音源后便草草了事。
二、是調查取證難。這一問題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噪音污染”案件要求取證的時效性較強,絕大多數關于噪音污染的報警都局限于一個特定時間段,過期就無法取證。例如大-眾健身音響,群眾報警時,音量很大,民警趕到時音量往往就降低了,很難取證;另一方面是“噪音污染”案件的立案處罰標準不明確。公安機關在接到報警后,常常面臨“在現場無法斷定哪一類噪音算是擾民,多大的噪音算是違法”的問題,從而影響到立案調查的開展。
三、是侵權主體難確定。在噪音擾民類報警中,報警人經常是撥打“110”報警后就不再露面。處警民警只能憑感官“哪里有噪音就去哪里”,一旦噪音源消除后,民警進行詳細的立案調查時,再聯系報案人,其卻不愿接受詢問,使案件因缺乏被侵權的主體而無法立案調查。
四、是群眾法律意識淡薄。由于近年來注意鍛煉身體的人越來越多,許多廣場、公園內凌晨五六點便音樂震耳欲聾,有的一直響到深夜,導致附近居民無法正常休息。還有一些居民在小區內找人或等人時肆意鳴笛,影響居民休息。但當民警趕到現場進行處理時,擾民者總認為“這不過是小事一樁”或“健身音樂大點算不上違法”,對民警的依法處理抵觸情緒很大,一些旁觀者也認為此類行為“不算大事”,不愿配合調查取證,由此看出群眾法律意識、社會公德意識的淡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民能參加股東大會嗎
2021-02-06旁聽人員應遵守什么規定
2021-02-16傷殘鑒定必備手續是什么
2021-01-28發生工傷事故如何向勞動部門報告
2021-03-24婚前協議在哪里公證
2021-02-02不贍養老人有繼承撫恤金權嗎
2021-02-15擔保合同無效有幾種情況
2020-12-10個人購買住房是否免征印花稅
2020-12-27求職沒有工作經歷怎么寫
2021-03-21從本案談保險合同中格式條款的規范和認定
2021-02-15人壽險的理賠知識
2020-11-09保險公司應在多長時間內賠錢
2021-03-17保險代理合同怎么寫
2021-01-13第二輪土地承包的政策規定是什么
2020-12-04轉讓土地使用辦理要求都有哪些
2021-01-16土地出讓合同書怎么寫
2021-02-02房屋拆遷要如何進行安置
2021-02-14拆遷安置房如何增加名字
2021-03-05西城拆遷安置房可以繼承嗎,繼承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29濮陽市集體房產證房屋拆遷是怎樣的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