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0日10時20分,王某無證駕駛贛DW4951號普通二輪摩托車由江西省泰和縣馬市鎮(zhèn)圩鎮(zhèn)往泰和縣馬市鎮(zhèn)甘露村謝家背方向行駛,途徑泰和縣馬市鎮(zhèn)甘露村屯洲嶺村道時,駛入道路左側與相對方向由毛某駕駛的贛DH5190號普通二輪摩托車發(fā)生碰撞,造成陳某、毛某受傷、兩車受損的事故。事后,毛某被送醫(yī)搶救,花費13萬余元,后經司法鑒定確定毛某構成八級傷殘。同年4月2日,泰和縣交警大隊作出事故認定書,確定陳某負事故全部責任,毛某不負事故責任。該車系壽某于2011年5月新購得,2013年2月賣與同村的李某。李某又于2013年11月將該車贈與其姐夫----陳某。事發(fā)當天,陳某將該車借與同村好友王某駕駛。贛DW4951號一直未辦理轉移登記手續(xù),壽某仍為登記所有權人,且一直沒有進行年檢,也沒有購買交強險。
【評析】
如何承擔本案事故責任,涉及的法律關系較為復雜,涉及道路交通事故法律規(guī)定的交叉適用,必須一一理清各項法律關系和法條之間的關系,方能確定最終的責任承擔。
一、陳某與李某之間的法律關系與責任承擔
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7條和《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以下簡稱《交強險條例》)第2條之規(guī)定,機動車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該為上路行駛的機動車購買交強險。陳某于2013年11月因贈與而實際獲得贛DW4951號普通二輪摩托車的所有權,此后,其既是該車的所有權人,也是該車的實際管理人。因此,陳某為該車的投保義務人。而實際上事發(fā)時該車并未投保,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道路交通事故司法解釋》)第19條第1款之規(guī)定,未依法投保交強險的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投保義務人應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即陳某應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同時,依據該條第2款之規(guī)定,投保義務人與侵權人不是同一人時,投保義務人和侵權人應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承擔連帶責任,即作為直接侵權人的王某,應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與作為投保義務人的陳某承擔連帶責任。
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承擔責任后,王某作為肇事車的駕駛人,為直接侵權人,享有運行利益和運行支配,故依據《侵權責任法》第49條之規(guī)定,王某應承擔不足部分的賠償責任。同時也是依據該條,當機動車的所有人對損害的發(fā)生有過錯的,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而依據《道路交通事故司法解釋》第1條之規(guī)定,機動車的所有人或管理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無駕駛資格證或者未確定相應的駕駛資格的,應認定其對損害的發(fā)生有過錯。事發(fā)時該車的實際使用人王某沒有取得駕駛資格證,而陳某與王某系同村村民,且為好友,應知道王某不具有駕駛資格證,對本案事故的發(fā)生存在過錯。故陳某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承擔責任后,仍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二、陳某與李某、壽某之間的法律關系及責任承擔
《道路交通事故司法解釋》第4條、第6條對機動車被多次轉讓發(fā)生事故之責任承擔進行了相應規(guī)定。第4條規(guī)定被多次轉讓但未辦理轉移登記的機動車發(fā)生事故,當事人請求由最后一次轉讓并交付的受讓人承擔責任,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第6條規(guī)定依法禁止行駛的機動車被多次轉讓發(fā)生事故,當事人請求由所有的轉讓人和受讓人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從條文本身看,這兩條規(guī)定的是兩種不同的情形,第4條是針對一般性的被多次轉讓的機動車發(fā)生事故之責任承擔問題,而第6條是針對依法禁止行駛的機動車被多次轉讓發(fā)生事故之責任承擔問題。兩條規(guī)定存在交叉,是一般與特殊的關系。因此,當被多次轉讓的是依法禁止行駛的機動車發(fā)生事故,應優(yōu)先適用第6條來確定責任承擔。
壽某將車賣與李某、李某贈與(轉讓不必以營利或有償為目的,贈與是財產所有權轉讓的一種方式,所以贈與也是轉讓行為)陳某,陳某作為最后一次轉讓并交付的受讓人,依據第4條的規(guī)定,陳某應承擔賠償責任是沒有疑問的。(當然,這里需要明確一個問題,陳某本來只應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外承擔賠償責任。因為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和《交強險條例》第21條之規(guī)定,機動車發(fā)生事故后,由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對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不足部分,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侵權責任法》第50條規(guī)定應先由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不足部分,由受讓人承擔責任。但如以上所述,陳某本身是肇事車的交強險投保義務人,其未投保交強險的,本可以由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承擔的責任仍應由陳某承擔。)那么,壽某、李某是否應與陳某承擔連帶責任呢?
本案中,肇事車具有沒有投保交強險和沒有參加年檢的情形。按照《交強險條例》第39條第1款規(guī)定,機動車沒有投保交強險,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扣留該車,并處依照規(guī)定投保最低責任限額應繳納的保險費的罰款。《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3條第1款規(guī)定登記后上路行駛的機動車應當定期進行安全技術檢驗。依據上述管理性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沒有投保交強險和沒有參加年檢的機動車都屬于依法禁止行駛的機動車。那么問題就在于,本條所規(guī)定的“依法禁止行駛的其他機動車”是否就是相關管理性法律法規(guī)所規(guī)定的禁止行駛的機動車呢?
筆者以為,作為承擔民事責任的司法解釋所確定的禁止行駛的機動車范圍應當小于管理性法律法規(guī)所規(guī)定的禁止行駛的機動車范圍。因為民事責任強調的是禁止行駛的機動車本身具有的更大危險和對發(fā)生交通事故發(fā)生的更大可能性,而作為管理性法律法規(guī),只要是不符合其管理性要求,即使機動車本身沒有更大的危險,對事故的發(fā)生也沒有更大影響,仍會被確定為禁止行駛的機動車。從文義解釋的視角看,該條列舉了拼裝車、報廢車屬于依法禁止行駛的機動車,然后使用連接詞“或者”連接后文的“依法禁止行駛的其他機動車”。那么,可以明顯地看出,該條所謂的“依法禁止行駛的其他機動車”應當是該機動車存在與拼裝車、報廢車相似的對事故發(fā)生具有影響力的情形才屬于本條所規(guī)定的禁止行駛的機動車。拼裝車、報廢車(因未能達到排污標準而報廢的除外)被確定為禁止行駛的機動車,顯然是因為其具有不符合國家有關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的情形。所以,該條所規(guī)定的禁止行駛的其他機動車應該是特指該機動車不符合國家有關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
如此,未投保交強險的機動車就不應屬于該條所規(guī)定的禁止行駛的機動車。因為,機動車沒有投保交強險與機動車是否符合運行安全技術條件沒有直接關聯(lián)性,沒有投保交強險的機動車不必然本身具有更大的危險性。有時可能恰恰相反,行為人明知駕駛的機動車沒有投保交強險,一旦出險,無法獲得保險理賠,反而可能會更加重視安全行駛。
再分析未參加年檢的情形。本案肇事車從新購得至事發(fā)時將近3年,沒有參加年檢。無論從證明規(guī)則還是從保護受害人的角度考慮,均應由轉讓人壽某、李某舉證證明在其轉讓時該車不存在不符合國家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的情形;舉證不能的,應推定其轉讓時該車存在不符合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的情形。那么,依據《道路交通事故司法解釋》第6條之規(guī)定,應由轉讓人壽某、李某與陳某負連帶責任。
三、綜合考慮陳某、王某、壽某、李某之責任
假如壽某、李某確實無法證明其轉讓該肇事車時,該車不存在不符合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的情形,那么壽某、李某就應與最后一個受讓人陳某負連帶責任。但如前所述,陳某本身的責任是先在交強險賠償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王某仍應負連帶責任),不足部分,再與王某承擔連帶責任。那么,問題就在于壽某、李某在何范圍內與陳某承擔連帶責任。對《道路交通事故司法解釋》第6條進行文義解釋,可以看出,該條的字面意思就是轉讓人應對受讓人所承擔的全部責任承擔連帶責任。但是,筆者不這么認為。本案的另一個復雜因素是該車的投保義務人陳某沒有為該車投保交強險,那么,本可以由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賠償限額內承擔的責任就不應轉嫁給轉讓人,即壽某、李某只應在交強險賠償限額外與受讓人陳某承擔連帶責任,交強險賠償限額內的責任與壽某、李某無關。
總之,當機動車被多次轉讓發(fā)生交通事故,應首先從與事故發(fā)生聯(lián)系最近的因素考慮,然后再追溯其他行為人和因素對事故責任承擔的影響,最后綜合確定所有當事人的責任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兒童車禍賠償協(xié)議書怎么寫
2021-02-12怎樣申請暫停行政處罰決定
2020-12-26怎么讓法官調解離婚
2020-12-26輪流撫養(yǎng)孩子后一方不履行怎么辦
2020-12-19澳門居民在內地結婚需要哪些手續(xù)
2021-01-06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什么區(qū)別
2021-02-24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附帶民事訴訟
2020-11-30按揭房被保全怎么執(zhí)行
2020-12-18交通肇事死亡逃逸的認定
2020-12-29房產出租了,房子還能買賣或抵押嗎?
2021-02-22當選業(yè)主委員會成員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30購買期房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5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是否支付經濟補償?
2020-12-21兼職是否可以簽訂競業(yè)限制協(xié)議書
2020-11-15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2021-03-05《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新
2020-11-19產品責任糾紛歸責與舉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4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超過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應不應該理賠
2020-12-25被列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有什么權利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