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譽侵權責任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承擔侵權責任的主要形式有:
1、停止侵害。
當行為人侵權行為一直處于繼續狀態時,受害人有權要求法院加-害人停止侵害行為。停止侵害可以有效制止侵權行為,防止損害后果的進一步擴大。當然,如果侵權行為已經實施完畢則不適用此項責任形式。
2、恢復名譽、消除影響。
消除影響是指行為人因侵權行為對受害人的名譽權造成了不良影響,應該予以消除。恢復名譽是指侵權行為人應使受害人的名譽恢復到未侵害之前的狀態。消除影響和恢復名譽實際上是相輔相成的,消除影響與恢復目的互為目的、互為前提。目前我國司法審判中的恢復名譽和消除影響都是通過在媒體上刊登更正聲明和賠禮道歉聲明的方式來實現。
3、賠禮道歉。
此種責任形式是指侵權行為人通過向受害人承認錯誤、表達歉意、請求原諒的方式以彌補受害人心理上的傷害。與恢復名譽和消除影響相同,進行賠禮道歉的方式一般是將道歉聲明刊登于媒體。還有一種方式是由加-害人在特定場合對受害人進行口頭道歉或提交道歉信。
4、賠償損失。
賠償就是以金錢方式對受害人遭受的損失進行彌補。名譽權案件中的受害人損失一般表現為可得利益或預期財產的損失。如因名譽受損導致某項獎金的損失,或因名譽受損導致商譽下降、產品銷售狀況惡化。應當說,名譽權案件中的損失經常表現為間接損失。對名譽權侵害的賠償,不僅對受害人的損失提供了補救,而且也對加-害人形成有力的制裁。當然,賠償損失并沒有消除損害源,并沒有對受侵害的名譽進行現實恢復的功能。
5、精神損害賠償。
所謂精神損害,是指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的人格權和身份權受到不法侵害,遭受到的精神上的痛苦。對精神損害以金錢的方式給予賠償可以對受害者以經濟上的補償和精神上的撫慰。名譽侵權行為致人精神損害,一般體現為受害人因名譽受損經歷了精神上的折磨,如失眠、恐懼、憂慮等。值得注意的是,精神損害賠償責任僅適用于對公民的名譽權造成侵害的情形,不適用于法人。
上述的侵權責任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如果某種侵權責任不足以對受害人的利益進行充分補償,應考慮多種責任形式。我國目前名譽權案件的判例大多采用合并適用原則,因為對于名譽權受損,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形式只有合并使用才可以完全有效地對損害后果進行補救和補償。
以上是律霸網小編整理的知識,謝謝您的閱讀,想了解更多內容,請繼續關注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人在下班期間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2-13法院非訴執行程序法律規定
2021-03-14開庭認罪是否可以判緩
2020-12-02企業債權債務分析
2020-12-02交通事故對方遲遲不肯解決理賠怎么辦
2021-02-162020年領結婚證要交二胎押金嗎
2021-01-18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定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13不服交通事故認定,能否提起訴訟
2020-12-29一方有債務能爭奪撫養權嗎
2021-01-15轉繼承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1地役權是否適用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20-11-19合同中是否可以加入競業限制
2020-12-13競業限制幾個月可以解除
2021-01-31勞務合同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1如何把調崗做到合法合理
2021-02-25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怎樣調解勞動爭議
2021-01-01被判刑軍人的工齡如何計算
2020-12-26保險合同的分類
2020-11-16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保險合同的主體
2021-01-15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何管轄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