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符合企標的產品為缺陷產品嗎
依據我國產品質量法的規定,有國家標準按國家標準;沒有國家標準按地方標準;沒有國家標準、地方標準按企業標準。企標高于國家標準、發放標準按照企業標準。不符合企業標準的產品是屬于缺陷產品,因產品缺陷造成消費者受到損害的,生產者要承擔賠償的責任。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四十三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屬于產品的生產者的責任,產品的銷售者賠償的,產品的銷售者有權向產品的生產者追償。屬于產品的銷售者的責任,產品的生產者賠償的,產品的生產者有權向產品的銷售者追償。
第四十五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請求權,在造成損害的缺陷產品交付最初消費者滿十年喪失;但是,尚未超過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第四十六條?本法所稱缺陷,是指產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產品有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是指不符合該標準。
產品責任糾紛的法律適用
產品責任又稱產品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是指產品存在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造成消費者人身或者除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損失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應當承擔的特殊的侵權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二條明文規定:“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的,產品制造者、銷售者應當依法承擔責任。”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三亦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
從上述兩部法律的立法本意來看,在產品侵權責任糾紛中,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無疑是共同的責任主體,相對于產品受害人來說,他們應當共同對外承擔無過錯責任。立法上規定產品受害者可以選擇不同的主體請求賠償(即可以選擇起訴產品生產者或銷售者之一,也可以一并起訴),目的在于方便受害人行使訴權,更好地保護受害者的合法權益。若因受害人選擇不同的責任主體主張權利而引致適用不同的歸責原則,則立法的這一規定就失去了本意,顯得毫無意義。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產品質量法的規定,不符合企業標準的產品并是屬于缺陷產品,因產品缺陷造成消費者受到損害的,生產者要承擔賠償的責任。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終止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03有勞動糾紛案子的員工檔案保管時間是多久
2020-11-30違反交通法63條扣分嗎
2021-03-09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被繼承
2020-12-07挪用公款罪如何認定
2021-02-05食堂承包合同印花稅是否需要交納
2020-12-30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2021-03-05天津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 申請獎勵程序
2021-02-05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費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1-03-11保險公司最多可以賠償的費用是多少
2020-12-18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后可不可以分割
2021-03-15董某患重大疾病,投保后保險條款不予理賠引爭議如何處理
2020-11-23保險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3-24以房養老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06車禍人傷保險賠償流程是什么
2020-12-27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清單
2021-03-13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2對保險法適用范圍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4買保險花多少錢比較合適?
2020-12-25未召開村民會議簽訂的承包合同是否無效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