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責任原則的法律含義是什么
公平責任原則指當事人對造成的損害都沒有過錯,又不能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要求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而使受害人遭受的重大損害得不到補償,在顯失公平的情況下,由審判機關根據實際情況,依公平合理原則,判由雙方公平分擔損失。
第二十四條?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雙方分擔損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零六條?【歸責原則】公民、法人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公平責任原則的適用條件
(一)受害人無法得到賠償,損失巨大需要填補
只有在窮盡其他歸責原則受害人仍無法得到任何賠償的情況下,才能適用公平責任原則。這是公平責任適用的前提條件。公平責任原則建立上損害由受害人自我負擔、加害人負擔為例外的理念之上。關注重點在于受害人損失的分擔。同時,對受害人損失巨大需要救濟的理解,不應僅僅著眼于損失的絕對額度,而應將損失額與受害人自身經濟狀況的對比適當體現出來。
(二)行為人、受害人對損害結果均無過錯
行為人對損害發生應無過錯。無過錯包括構成要件中行為要件的缺失、違法性阻卻事由的具備、因果關系的不具備、過錯責任原則下不具有過錯等。如果行為人有任何可歸責的情形,就喪失了適用公平責任的條件。無論在一般侵權行為中,還是在特殊侵權行為中,只要侵權責任不成立,就意味著行為人對于損害的發生沒有過錯,從而可能適用公平責任原則。
受害人對損害發生應無過錯。因自己過錯造成嚴重損害后果,不獨立自我承受損失,而尋求轉嫁給他人承擔的做法,是不合理與非正義的。對受害人沒有過錯應做廣義理解。即損害非因受害人自身因素導致,行為人的違法性阻卻事由、免責事由等與受害人無關。
(三)行為人的行為與損害結果有因果關系
受害人損失嚴重只說明了分擔的必要性,卻尚不足以說明讓行為人而不是其他人分擔的原因。行為人分擔損失的緣由在于,的確是由他造成了受害人損失。無論哪種情況,行為人與受害人損失之間始終存在著事實上的因果關系。因果關系的存在,構成了由行為人分擔損失的正當性基礎。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因果關系沒有侵權責任構成要件中因果關系證明那樣嚴格,具有“條件性”即可,不必要求“相當性”。
(四)公平責任只適用于造成財產損失案件
公平責任原則中的財產損失既可以是因財產受到侵害而產生,也可以因人身權益受侵害而產生。這種損失只能是直接損失,間接損失、可得利益等皆不能獲得分擔。這由公平責任類似于社會救濟的特性決定。精神損害賠償之所以不能適用公平責任,一方面在于其數額極不確定,另一方在于精神損害賠償的懲罰功能與撫慰功能都依靠于行為人行為的可歸責性。公平責任原則中行為人無過錯,無責任,自然不宜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公平責任原則指當事人對造成的損害都沒有過錯,又不能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要求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而使受害人遭受的重大損害得不到補償,在顯失公平的情況下,由審判機關根據實際情況,依公平合理原則,判由雙方公平分擔損失。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品房買賣合同簽訂后,開發商可以抵押嗎
2020-12-03以新貸歸還舊貸不是同一保證人是否繼續擔保
2021-02-26交通事故起訴起始時間是什么
2020-11-23離婚調解怎么進行
2021-01-05土地轉讓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31婚姻關系如何順利解除
2020-11-12遺產中財產分割延期開庭有多久
2021-02-12買家不想和賣家解除合同補齊材料可以嗎
2021-01-18代拍協議范本
2021-01-31治安管理處罰有哪些種類
2021-01-04確認勞動關系是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2021-03-10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二)
2021-01-15人身意外險保險費多少錢
2020-12-07如何申請飛機延誤賠償
2020-11-13家庭財產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優點
2020-12-07人身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受影響嗎
2021-03-16投保人的權利與義務是什么
2020-12-26什么是保險合同終止
2020-11-29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