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防衛造成他人傷亡要賠償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
第二十條 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第二十一條 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
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第六節 罰金
第五十二條 判處罰金,應當根據犯罪情節決定罰金數額。
第五十三條 罰金在判決指定的期限內一次或者分期繳納。期滿不繳納的,強制繳納。對于不能全部繳納罰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時候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以執行的財產,應當隨時追繳。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災禍繳納確實有困難的,可以酌情減少或者免除。
相關知識點
疏忽大意的過失的法律特征包括哪些
沒有預見。
即行為人實施行為時沒有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行為人在主觀上不希望、不放任結果的發生,但仍然實施了可能導致危害結果發生的行為,根本原因就在于行為人沒有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否則他就不可能實施其行為或者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危害結果的發生。
應當預見。
應當預見指行為人在行為時有責任預見并且有能力預見。如果根本不應當預見,主觀上就沒有罪過,也就沒有刑事責任。應當預見包括預見義務和預見能力兩方面內容。
(1)預見義務。行為人對于結果的發生有預見責任。
(2)預見能力。即行為人應當預見,如果不能預見,也不負刑事責任。判斷一個人是否有預見能力,主要有主觀說、客觀說、折中說三種主張。事實上,對于業務過失應采用客觀說。對于一般過失,則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以行為人本人的預見能力為準。 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的原因是 行為人的疏忽大意。如果不是由于疏忽大意,而是由于年幼無知、精神病等原因,則不具有罪過。 疏忽大意的過失被稱為無認識的過失,即行為人沒有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沒有預見的原因并非行為人不能預見,而是在應當預見的前提下由于疏忽大意才沒有預見;如果行為人小心謹慎、認真負責,就會預見進而避免危害結果。應當預見是前提,沒有預見是事實,疏忽大意是原因。應當預見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就是疏忽大意過失的認識因素。疏忽大意過失的意志因素是反對危害結果發生或希望危害結果不發生,至少可以說是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危害結果發生(不能認為“疏忽大意”是意志因素)。因為行為人沒有預見危害結果,故其實施行為時不可能希望或放任危害結果發生。不過,疏忽大意過失的意志因素屬于消極因素,司法機關不需要證明這一點,只要證明了疏忽大意的認識因素,沒有證據表明行為人希望或放任危害結果發生,就可以確定為疏忽大意的過失。
以上知識就是律霸網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有關侵權責任法正當防衛導致的車損如何理賠的其他問題或者糾紛,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為你在線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施工噪音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2-06不服行政機關撤銷行政許可決定怎么辦
2021-02-24應該怎樣來處理房產糾紛
2021-01-08如何判定是否侵犯商標權
2021-03-07擔保人可能有哪些風險
2020-12-23民事案件能否跨地區移送管轄
2020-12-22勞動合同無效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7公司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08效力待定合同未作表示視為拒絕追認嗎
2021-01-02一個月未還款賣方能解除分期付款合同嗎
2021-02-24農民工意外死亡最少獲賠額為多少?
2021-02-26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人身保險合同是定值保險合同嗎
2020-11-26保險合同包含的三種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0-12-05車險理賠的常見問題律師解析
2020-12-12離婚時土地承包經營權怎么分割
2020-11-28租的土地挖的魚塘被征收,補償款歸誰
2021-02-13因商業原因要用我家的地,我能拒絕嗎
2020-12-21危房判定標準是什么,危房改造有拆遷補償嗎
2020-11-18哪些“空掛戶”可以獲得拆遷補償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