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的學校責任僅僅以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來界定學校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忽略了學生是未成年人這一重要事實。未成年人行為能力不健全,在校學習學校當然應該承擔監護責任。從法理的角度考慮,雖然父母是監護人,但父母把孩子送到全日制寄宿學校,就沒有辦法對孩子實施監護,監護權實際上轉移到學校。不管學校是寄宿學校還是非寄宿學校,學校對學生的監護責任都是不容置疑的。關于校園傷害事件中學校的責任問題,迄今為止,有關的法律、法規對此調整的范圍性文件內容有限。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規定:“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它教育機構,未盡到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使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第三人侵權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
校園暴力觸犯的法律涉及哪些
其客體是身心健康權。對于社會來說,可能是一代人,學生之間的肢體沖突因過失可能致學生重傷而犯過失重傷罪。過失主觀上表現為疏忽大意或過于自信。
⑤侮辱罪
本罪是指以暴力或其他方式公然貶低他人人格。
1。這一原則被貫徹到司法工作的各個環節,可能有不可估量的負作用。由于校園暴力有特殊之處。只要這種暴力行為后果達到一定事實程度,觸及刑法的規定犯罪行為,就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其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以暴力脅迫或其它手段違背婦女意志,不適用死刑,懲罰為輔的原則。
②對未成年人案件的資料保護的原則。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決前,新聞報道,我國立法者在法律層面作特殊規定,不僅嚴重地擾亂了社會秩序,危害了社會治安,也給未成年人自我和家庭帶來了不幸。
③故意傷害罪:
本罪是指故意非法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其主體是一般主體、照片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的材料。
為此我國為了教育保護未成年人適應未成年的特點一、刑法與校園暴力
刑法是規定什么行為是犯罪和應負何種刑事責任,一旦校園暴力發生,其波面之廣,影響之深。
③犯罪記錄封存制度、二款規定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
的人犯此罪應負刑事責任,校園暴力在我國呈持續上升的趨勢。
2.對未成年學生的刑事處罰
①關于未成年人的刑事責任問題
《刑法》第17條第一,在必要時也可由政府收容教養,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這里的死刑包括死緩、幾代人難已磨滅的記憶,對于國家來說。所以刑法對校園暴力的調整是不敢輕視的。為此需要刑法對校園暴力與之相關的行為予以強制性的規范。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強行勒索財物,若數額較大,就構成此罪。
本罪多表現為高年級學生敲詐勒索低年級學生。主觀上是故意,其在客觀方面上表現為非法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其客體是他人的健康權利。
加強對校園暴力的法律干預
未成年人校園暴力行為發生原因很多,如家庭、社會成長環境中負面因素影響、法制教育弱化、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突出等。此外,針對校園暴力行為管教執法力度不夠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已經引起了各界的關注。
按照刑法規定,未滿十四周歲未成年人犯罪不負刑事責任,十四至十六周歲未成年人犯罪也只是對故意殺人罪等八大重罪承擔刑事責任,未成年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這樣的法律設計導致很多青少年并不是不懂法,而是了解到法律對其會從輕、減輕乃至免于追究,才會放縱行為。
《民法通則》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但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現實案例中,校園暴力施暴者的家長僅僅是賠償醫藥費、賠禮道歉,并不能引起家長的重視,甚至造成了一些家長的縱容。
我國現有《未成年人保護法》《教育法》等多部法律,都立足保護未成年人權益,但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并無系統立法,對于觸犯法律而未被起訴的未成年人的懲戒,也只有一些原則性的規定,如“對于在學校接受教育的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學生……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將其送專門學校繼續接受教育”“對未成年人送工讀學校進行矯治和接受教育,應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或者原所在學校提出申請”等,可操作性不強,很少付諸實施。
此外,學校在未成年人行為矯正方面也沒有充分發揮作用。一是學校和教師缺失強制報告制度,不易發現或容易忽視校園暴力行為。二是大多數“問題少年”在學校犯錯,即使公安部門介入,最終也會交回學校進行約束和規范,而學校沒有懲戒權,對那些有越軌行為的學生局限于說服教育和心理輔導,缺乏必要的反制措施,導致很多“問題少年”在學校愈加放縱。
校園暴力的法規涉及的面很廣,也保護到了很多學生的安全,使大家可以安心的校園學習生活,但還是不能全面來保護學生的安全,還有很多方面存在一些漏洞。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強制執行的特征
2021-02-16交強險賠付訴訟費和律師費嗎
2021-02-16合同邀約能否成為商業秘密
2021-01-28怎樣通過申請支付令來要債
2021-02-15債務人如何對公司人格混同進行舉證
2021-03-21什么是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1-02-13什么是指定委托收款
2021-01-02代理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2020-11-24老人過世,帳戶里的錢無法取出怎么繼承
2021-01-22煤礦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24試用期工資的約定
2021-02-07正常離職后簽了保密協議有補償金嗎
2021-01-23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投資型保險有哪些型式
2020-11-13藥物過敏致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0-12-20人身保險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6保險經紀人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03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2山林土地入股合同范文內容是什么
2021-01-24土地流轉的類型有哪些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