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開發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相互矛盾問題。從市場經濟的角度看,環境問題歸根結底是經濟問題,實現經濟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的關鍵是要以最有效的資金投入實現工業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目前,人們逐漸意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循環經濟利用的可行性已成為眾多學者探討和實踐的課題。對此,本文主要從循環經濟的理念、內在作用和社會動力及其特征等角度,探索了循環經濟的作用機制。【英文摘要】Intheprocessofprotectionoftheecologicalenvironmentandeconomicdevelopment,theconflictingissuesoftenarisebetweenutilizationandprotectionofresources。Fromthemarketeconomypointofview,theenvironmentalproblemsareultimatelyeconomicissues.Thekeytorealizetheeconomicandenvironmentaldevelopmentcoordinationistoimplementtheindustrialandenvironmentalsustainabledevelopmentinthemosteffectiveinvestment.Currently,inthenewprojectofthestudy,Peoplegraduallyawarethattheimportanceofecological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dthefeasibilityofrecyclingeconomicusehavebecomeastudyandpracticeissueformanyscholars.Therefore,thepapermainlydiscussestheeconomiccycleofthemechanism,fromtheeconomiccycleoftheconcept,itsinherentrole,socialdynamicsandcharacter.【關鍵詞】生態環境;循環經濟;資源循環利用【英文關鍵詞】Ecologicalenvironment;Circulareconomy;Recyclingresources【寫作年份】2007年【正文】上世紀后20年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但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和資源問題。其中尤其明顯的就是流域生態環境惡化的問題,目前我國流域環境面臨三大問題:(1)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遠遠超過湖泊環境容量,加劇湖泊的營養化。(2)流域水土流失加劇,湖泊淤塞嚴重。(3)湖泊水生態系統退化,生物多樣性受損。[1]這些問題就目前無錫藍藻事件體現相當明顯。太湖流域環境惡化問題在不同時期存在不同程度影響。歷史上,防洪除澇是太湖水利的根本行因素。進入80年代以后,由于湖區工業發展和城鎮人口數量增加,取用水量和廢污水排放量迅速增加,大量耗氧物質、營養物質和有毒物質排入湖體,使水體富營養化,湖水的自凈能力下降,導致湖體內溶解氧不斷下降,透明度降低,水色發暗,原有的水生植被群落因缺氧和得不到光照而成片死亡,水體中其他水生動物、底棲生物的種類也隨之減少,生物量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浮游植物,最終形成以藻類為主體的富營養型的生態體系。這次太湖藍藻事件的發生影響巨大。首先,流域污染范圍廣,危害大。太湖流域污染目前已經發展為一種流域性的復合型污染.廢污水中的一些三致”物質很難通過凈化來完全消除.不合格的飲用水直接威脅到人們的健康,同時通過食品、環境等悄然地影響著人們的健康。其次.太湖流域水環境污染帶來的經濟損失巨大.國內有關專家計算了1998年太湖流域水污染經濟損失總量為468億元,約占當年GDP總量的6%。就目前,資源短缺的矛盾和環境生態安全的問題日益凸現的形勢下,我們可以通過建立和完善循環經濟機制用來開發和利用資源,修復環境生態系統。一、循環經濟理念循環經濟”一詞是美國經濟學家K·鮑爾丁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來的。循環經濟是以合理、持續的利用物質和能源為目的,把清潔生產和廢物的綜合利用結為一體的生態經濟形式,它不同于末端治理,是一種全新的生產生活方式。[2]據聯合國環境專家說,過去10年,傳統的線性經濟方式進一步導致環境退化和災害加劇,對世界造成了6080億美元的損失—相當于此前40年中損失的總和。最新氣候模型表明,除非大大減緩資源使用,推行循環經濟模式,否則到100年后的2100年,地球溫度將比現在上升6度,必然導致氣候變暖、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壤貧瘠、空氣污染、水極度缺乏,食品生產減少和致命疾病擴散等全球性重大環境問題。[3]現在發達國家對循環經濟非常重視,在亞洲搞得最好的要數日本。上世紀90年代,日本提出了環境立國”的口號,并集中制訂了廢棄物處理、再生資源利用、包裝容器和家用電器循環利用、化學物質管理等一系列法規。日本有一個法叫做《推進循環型社會形成基本法》。[4]循環經濟最基本理念是從生產和消費的源頭控制廢物產生,實行廢物資源化。減量,再用,循環經濟遵循3R”原則:減量,再利用和循環。所謂減量就是把資源的開采量、使用盡量減少。資源開采后盡量地使用、再使用,增加使用頻率,拉長使用時間。最后一點是循環,當你使用得不能再使用的時候,想辦法把它變成再生資源,循環到社會中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給網賭打工員工怎么量刑
2020-12-11關于二手房陰陽合同的具體解決辦法
2020-11-21不良資產包括次級貸款嗎
2020-11-16公司收購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2合同只履行了部分怎么賠償
2020-12-292020合同審查法律意見書范本
2021-02-12注冊外貿公司的經營范圍
2021-01-22合同一方主體能寫兩個公司嗎
2020-11-21上下班工傷鑒定標準范圍
2021-02-13借款到期日超過三年還能起訴嗎
2021-02-13代理賣掛犯法嗎怎么量刑
2021-02-01撫恤金成年子女可以享有嗎
2021-01-03如何進行個人帳戶的轉移
2020-12-202020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22公司降職降薪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3商場未盡保障義務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05工傷申請應該歸哪個仲裁委管轄
2020-12-10加快發展出口產品責任險的對策
2021-01-02發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