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損害公共利益的行政作為行為
行政作為行為侵犯了公共利益,但是行政相對人卻從中獲益。從目前的社會發展來看,這種行為主要有三種情況:第一,損害環境的行政作為行為。行政主體為了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或者所謂的政績,在批準建設用地、開發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時,違法出讓土地的使用權,對一些重度污染但是可以帶來稅收等經濟利益的企業,違反相關法律,頒發生產經營的許可證,過度發放砍伐林木的許可證以及開采礦產資源的許可證,進行城市規劃時,沒有經過合理地論證,破壞了自然環境以及文化古跡;第二,違法減免稅的行為。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公共財政支出的來源。行政主體的違法行為,導致稅收收入的減少,不利于國家公共項目的建設支出,損害了公眾的利益,理應被納入行政公益訴訟的范圍;第三,行政主體濫用自身職權,將國有資產以不合理的低價進行轉讓甚至無償轉讓。
(二)損害公共利益的行政不作為
對于行政主體損害公共利益的行政不作為行為。這種情況通常是指行政主體依職權應該做出相應的行為,而行政主體怠于行使以致使公共利益遭受損害。通過行政公益訴訟,將此納入法院的審查范圍,客觀上可以督促行政主體依法行政,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從而更好的實現依法行政,保護公共利益。因而,應該將造成公共利益損害的行政主體的不作為,納入行政公益訴訟的受案范圍之內。
(三)行政主體損害公共利益的抽象行政行為
目前,我國行政訴訟法并未將抽象行政行為納入受案范圍。抽象行政行為行政機關一般具有不特定對象性,因而影響更加廣泛,而其反復適用性,則可能導致損害更為嚴重。若對抽象行政行為提起行政公益訴訟,可以在公共利益的損害造成之前,使其能夠得到事前的救濟。筆者認為對于即將建構的行政公益訴訟,可以對規章以下的抽象行政行為進行司法審查,這樣才能更好地對行政行為進行監督。規章以上的抽象行政行為是行政立法行為,應當由立法機關來進行監督,以避免權力的沖突和法律資源的浪費。
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判決書下來多久送監獄
2020-12-24家庭暴力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01租房子違約金怎么算
2020-11-27單位集資房滿2年可以出售嗎
2021-02-20被辭退簽字了還能仲裁嗎
2021-02-12檢察院不批捕多久放人,不批捕的情形
2020-11-17怎么在315網上投訴
2021-02-11居間人的法律責任
2021-03-03在公司受傷了公司應該賠償什么
2020-12-21如何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2021-03-25雙方在什么條件下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8證明勞動關系方面的證據有哪些?
2020-11-30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無證駕駛致人死亡,保險公司也應賠償嗎
2021-03-13未履行必要勘驗義務 保險公司應承擔理賠責任
2020-11-08小事故逃逸了還能走保險嗎
2021-02-25住房保險是什么,住房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14保險合同沒有特別約定,可以免責嗎
2021-02-19巨額保險賠償金遇繼承權爭議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