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試行破產有關財務問題的暫行規定
(1996年8月20日財政部財工字226號發布)
一、為了適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需要,規范企業破產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國務院關于在若干城市試行國有企業破產有關問題的通知》以及國家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二、國有企業(以下簡稱“企業”)試行破產,應堅持依法實施、優化資源配置和妥善安置職工的原則,有利于建立和完善企業優勝劣汰機制,保護債權人、債務人合法權益。
三、各級主管財政機關會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參與企業破產的全過程,在企業破產中履行下列職責:
(一)參與制訂企業破產預案;
(二)參與破產清算組,負責辦理與破產財產保管、清理、估價、處置以及分配等有關的財務事項;
(三)參與審批瀕臨破產企業的分立方案,包括帳務分設方案、資產分離方案、債權債務分離方案、留存收益分配方案;
(四)收繳剩余的破產財產及其處置收入;
(五)對企業破產中其他各項財務活動依法實施管理和監督檢查。
四、在宣告破產,成立破產清算組后,企業應接受清算組的指導,協助清算組對企業流動資產、固定資產、長期投資、無形資產以及其他資產進行全面清理登記,對各項資產損失及債權債務進行全面核對查實。
在財產清查基礎上,企業應編制財產清算表以及至企業宣告破產日止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利潤分配表等財務報告,移交清算組,同時報主管財政機關和同級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備案。
企業在向清算組辦理移交手續前,應當妥善保管本企業的帳冊等財務會計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處理破產企業的財產、帳冊等。
五、破產財產是指破產企業在破產程序終結前擁有的全部財產以及應當由破產企業行使的其他財產權利。企業下列財產計入破產財產:
(一)宣告破產時破產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部財產。包括各種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對外投資以及無形資產等。
(二)破產企業在破產宣告后至破產程序終結前所取得的財產。包括債權人放棄優先受償權利;破產財產轉讓價值超過其帳面凈值的差額部分;破產清算期間分回的投資收益和取得的其他收益等。
(三)應當由破產企業行使的其他財產權利。
六、企業下列財產應區別情況處理:
(一)擔保財產。依法生效的擔保或抵押標的不屬于破產財產;擔保物的價款超過其所擔保的債務數額的,超過部分屬于破產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經營范圍能增加對外貿易嗎
2020-11-30酒駕出車禍私了要多少錢
2021-02-05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期限
2020-11-25不可抗力及違約責任的免除
2020-11-14交通事故認定書出來后對方申請復核影響拿車嗎
2021-01-12離婚財產保全怎么解除保
2021-02-13擔保合同無效怎么處理
2021-03-04期待利益不予賠償該怎樣理解
2020-11-19勞動保障公益崗幾年解除合同
2021-03-23請假扣多少工資
2020-11-20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2020-12-15轉正后辭退員工是否給賠償
2020-12-16哪些糾紛屬于勞動爭議糾紛
2021-03-19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家庭財產保險的現狀如何
2020-12-02在人身保險合同中受益人填誰
2020-11-14比例再保險經營方面的條款有什么
2021-03-07某公司訴張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27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