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我國新破產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中,在管理人的指定中對債權人的地位認識不到位,給予法院過多權力,對破產程序中必需的制約機制的形成造成了重大障礙。應借鑒目前世界破產管理人選任制度結合破產管理人的基本理念,糾正我國破產管理人選任制度中的缺陷,徹底取消清算組制度,在管理人的選任上以雙軌制取代法院指定的方式,并確立臨時管理人制度,以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破產立法。
引言:宣告破產后,債務人變為破產人,其權利能力與行為能力均受到嚴格限制。破產人對其財產不再享有管理權和處分權,破產人的財產由此變成破產財團。對破產財團的管理、清算、公平分配給每個債權人,是進行破產程序的基本目的。債權人會議作為具有議事機構的臨時性組織,不宜也無法對破產財團進行具體管理、清算行為。人民法院作為國家審判機關對破產財團進行具體管理、清算行為更不合適。[①]為使破產程序能公正、有效的進行,各國破產法都規定破產清算事務應由一獨立于法院、破產人以及債權人的組織——破產管理人來承擔。破產管理人是在進入破產程序以后,根據法院的指定而負責債務人財產的管理、處分、業務經營,以及破產方案的擬定和執行的專門機構。[②]這一機構在大陸法系稱為“破產財產管理人”或“破產管財人”,在英美法系國家一般稱為“受托人”或“破產受托人”,我國新破產法稱為“管理人”。盡管各國、地區立法稱謂上各有不同,但其所指大致相同,只是權力范圍大小不同而已。破產管理人的選任是破產管理人制度中重要的環節,其中包括破產管理人選任的條件、選任的方式、選任的時間等。
新破產法引入了目前世界通行的破產管理人制度,但同時也有很多不足之處。新破產法及其關于指定破產管理人的規定的司法解釋,不僅遺留有舊破產法行政干預經濟的痕跡,而且有處處顯現出司法過渡干涉的危險傾向。具體表現在管理人的選任資格,選任方法以及選任時間上。
一、破產管理人任職資格
破產管理事務不僅涉及到各方的利益,而且涉及法律、審計、財會等專業方面的知識,所以破產管理人必須是既懂法律同時又精通財務的專業人士。正如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法學院Barin(Karm)Kamarul教授所說,“為了保證破產程序之公正和迅捷,有必要保持破產從業人員的道德標準和職業能力”[③]。因此對破產管理人資格做出明確的法律規定,是保證破產管理人具有較好的專業素質和品行修養,保障破產清算程序有效進行的必要措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離的婚姻要多久才自動無效
2021-03-26如何申請專利費用的減緩
2020-12-11繼承權喪失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07單身不想結婚,可以收養小孩嗎
2021-03-22婚姻存續期間房屋所有權歸誰所有
2021-02-12勞動合同以什么形式訂立比較好勞動合同何時生效
2020-12-12企業女職工產假可以休多長時間,懷孕期享有哪些待遇
2021-02-02事業單位可以進行勞務外包嗎
2021-02-13退休職工死亡撫恤金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25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4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21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2-04車禍受傷保險賠償有期限嗎
2020-11-27保險事故涉及多個受害人怎么理賠
2020-11-16保險合同簽訂后可以撤銷嗎
2021-03-25保險受益權的前沿案例問題研究
2020-11-10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是什么意思
2021-01-20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地方政府文件說了算嗎
2021-03-24從《城鄉規劃法》看違章建筑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