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注銷后對債務承擔問題的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法律對此規定了清算程序。股東可以決定是否解散,卻不能自行決定解散的程序。
這個程序簡單的說有二個內容:
一,公示。即要對外發出聲明,我公司要解散了,債主趕快來要錢;
二,清償。在公司正式注銷前清償債務,如果清償不了,就要申請破產。到工商行政部門辦理注銷時,也會要求提供上述材料,說明公司已經經過了這些程序。某些地區工商局要求股東出具聲明:公司債務已清償完畢,若有未了事宜,股東愿意承擔責任。
如果公司的清算組沒有經過法定程序,就讓公司“消失”了,那債權人怎么辦?答案是找清算組成員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清算組成員就是公司股東)公司法第一百九十條規定:清算組成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公司或者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不過,目前全國大部分法院的作法是,如果是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公司注銷,則案件終結。如果是在強制執行過程中公司注銷,則執行終結。怎么辦?債權人(也就是原告,強制執行申請人)只能再去跟清算組成員打一場官司。那場官司勝訴之后,再去申請執行清算組成員的財產。
很多債權人看到被告公司注銷、法院終結案件時便自認倒霉。可能是不知道可以繼續找原公司股東承擔責任;也可能是耗不起這時間精力再打一場官司。最高法院在醞釀執行新措施,有意在這種情況下,法院可以直接強制執行清算組成員的財產。但在此之前,我們只能告訴債權人,盡量聘請律師,窮盡訴訟保全、另行起訴股東甚至是追究刑事責任等各種手段,堅決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要知道,欠債還錢,不僅是天經地義,也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基石。
公司的注銷通常有如下原因:
一、因破產而注銷。公司還不起錢,由法院宣告破產而注銷;
二、因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
三、因解散而注銷。根據公司章程、股東會決議或股東的請求,都可能解散。由此可見,公司的注銷可能是被動的,也可以是主動的。作為公司的出資人,公司的股東完全可以自行決定是否解散公司。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未設立股東名冊怎么辦
2021-01-25上班流產了如何賠償
2020-12-24知識產權與債權的關系是什么
2020-11-13簽訂合同包括哪些條款
2021-01-16乙方沒有履行租房合同怎么辦
2021-02-23中止探望權程序有哪些
2021-01-18協議管轄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13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處理
2021-02-20店面押金不退,報警能立案嗎
2020-11-2560歲上班勞動關系存不存在
2021-03-03去勞動局投訴,勞動局會過來處理嗎
2020-11-16自然災害損失可獲得哪些保險賠償
2021-02-08工程承包人自行投保的范圍怎樣確定
2021-03-12不可抗辯條款的期限是多久
2021-02-05特殊崗位人員如何繳納養老保險費
2020-12-23什么是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欺詐
2020-12-05原保險與再保險區別在哪里
2021-02-12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怎樣做才能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1-02-13出讓土地用途變更的法律適用
2020-12-09承包法對非法轉讓土地的規定的形式和處罰是什么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