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權在本質上是一種支配權。所謂支配權就是指權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物的權利,與其對應的是請求權,是指權利人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羅馬法學家很早就開始從對人權和對物權的區分中來觀察這兩種權利。而**克吞學派利用支配權和請求權來概括這兩種權利,按照薩*尼的看法,物權之所以區別于債權在于其以物為客體,在于其“以占有或者對物的事實支配為其材料”。**薩伊德也認為,對物權應該是物上的權利(einRechtanderSache),并且應該以物為客體。物權作為支配權,是與作為請求權的債權相區別的,支配權與請求權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民事權利,它們在權利的內容、取得方法、行使方式以及救濟途徑等方面存在重大的區,應當在法律上對二者進行區分。具體而言:
第一,二者在物的關系的直接性程度上有所不同。作為支配權的物權,權利人可以通過對物的直接支配來實現其利益,而請求權只能借助他人的意志建立與物之間的聯系,因而不能直接實現對物的控制。強調物權對于物的直接支配性,一方面,表明權利人的意志對于物的直接控制程度。黑*爾說“,我把某物置于我自己外部力量的支配之下,這樣就構成占有”,“所以據為己有,歸根到底無非是,表示我的意志對物的優越性,并顯示出物不是自在自為地存在的”。黑*爾實際上將權利人對物的支配視為一種意志的支配。日本著名的民法學家我妻榮進一步將支配的含義解釋為一種意志關系,他認為,物權支配性的本質應該作如此理解:“支配的觀念指的是人所表示的意思和意思之間的一種關系,所以即使在物權中,權利人使用標的物得到了法律之認可保障,則權利人以外的其他任何人不得妨礙其行使權利。若從這層意義上而言,其他任何人的意思也就都受到了權利人意思的支配。”從權利人對物的支配角度確實深刻揭示了物權支配性的特點。另一方面,強調物權對于物的直接支配性,有助于維護交易當事人的權利。在交易中,出賣人在買受人交付貨款之前是不輕易地將出賣標的物交付給對方的,因為交易實踐中人們都懂得一個樸素的道理,即交付標的物就意味著已經讓渡了對物的支配的權利。自己利益的實現只能建立在買受人履行了其義務的基礎上,這實際上就是支配權與請求權的轉換。支配權實際上是對物的控制、管理的權利。如果出賣人將貨物交出去以后,買受人沒有支付貨款,出賣人只能向買受人要求付款,或者要求買受人返還自己交付的貨物,這樣出賣人無論對價款還是對貨物只能享有請求權。這種權利不是直接針對物的權利,而是針對特定人的請求權。應當看到,在與物的關系問題上,墩物的控制和對人的請求是不同的,前者是對物的直接的控制,而后者是對物的間接的控制。在買受人破產的情況下,這種區別就更明顯。假如出賣人將標的物賣給買受人,而買受人沒有支付價款,后來買受人因為資不抵債面臨破產。出賣人不能直接取回標的物,而只能針對未支付的價款或者請求返還的標的物享有債權,并和其他債權人平均受償。而如果在破產之前沒有交付標的物,即使按照合同規定,對方應當先付款,而在沒有付款之時,對方陷于破產。此時,出賣人可以基于對方的違約而解除合同,也可以要求對方繼續履行。可見,支配權、請求權所涉及的對物的權益的保護程度是不一樣的。
第二,二者在創設方式上存在重大的不同。物權的創設包括基于法律行為和非基于法律行為兩種,在基于法律行為尤其是基于合同創設物權時,依照我國現行法的規定,除了在當事人之間存在生效的合同行為以外,還必須有交付標的物或者辦理登記手續的公示行為,才能導致物權的變動。但作為請求權的債權,只需要當事人之間存在生效的合同行為,就可創設債權。也就是說,僅有債權合同不能導致物權變動,但沒有發生物權變動本身并不能否認債權合同的有效成立。另外,在比較法上,還有不少國家或地區的民事立法,認可了取得作為支配權的物權的特殊途徑,如先占、取得時效以及添附制度等,而作為請求權的債權,就不存在這些特殊的取得方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采購質疑程序
2020-11-20產假期間的社保由誰來交
2020-12-21交通事故律師費怎么算
2021-01-05著作權法中的延伸性集體管理是否合理
2021-02-28交通肇事致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6支票背書不連續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2-20房產中介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19哪些情形單位可以扣工資
2020-12-10從業人員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多久申請
2020-12-29建設施工與企業農民工之間法律關系的探討
2021-01-18保險公司拖車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24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訴訟費由誰負擔
2021-01-05人身保險可以退保嗎
2020-12-12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車禍后保險賠償程序怎樣進行
2021-01-22財產保險合同的特征有哪些
2021-03-16網上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24保險公證人管理規則
2020-12-07保險合同簽訂后,被保險人能否更換
2020-12-15土地轉讓合同可中止嗎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