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破產清算和自行清算有什么不同
1、導致清算的原因不同。公司解散清算的原因包括:營業期限屆滿、公司章程規定的解散事由出現、股東會決議解散、被吊銷執照或責令關閉等等;破產清算的原因是因公司資不抵債,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明顯缺乏清償能力。
2、清算程序不同。解散清算按《公司法》規定程序進行,具有很大任意性,可以公司自行清算,也可以在公司無法自行清算時由債權人或股東向法院提請強制清算;破產清算要嚴格依照《企業破產法》的程序進行,具有很強的強制性。
3、清算組成員組成不同。解散清算可以由公司股東為清算人,在需要法院強制清算時才由法院依法指定清算組成員;破產清算只能由法院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從法定人員范圍中以法定程序和方法選任。
4、債權人的作用迥異。在公司解散清算中,債權人的地位被動,清算程序由清算組掌握;在破產清算中,債權人組成債權人會議,參與破產清算程序,決定公司清算中的有關重大事項,決定破產財產的分配處理方案等。
解散清算與破產清算雖有這樣那樣的區別,但在一定條件下,二者可以進行轉化,但轉化方向單一。
公司僵局及其救濟
我國公司法僅規定了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公司兩種形式,均屬于資合公司,但實踐中,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往往是基于相互間的信任和共同的發展目標而投資于共同的事業,一旦失去了信任的基礎,或股東間、公司管理人員之間發生利益沖突和矛盾,經常會導致公司運行受受阻,嚴重的甚至會使公司的運行機制完全失靈,股東大會、董事會等公司組織機構無法對公司重要事務形成決議,公司職能部門陷于癱瘓,公司運行停滯。此外,當公司有顯著困難,如財務陷于困境,業務不易開展;:或者公司意外遭受重大損害,如仍繼續經營,必然耗費巨大,得不償失;而且股東會不能形成多數意見解散公司,此時,公司也將陷入僵局。
上述情況下,公司本應解散,但根據我國公司法只規定了任意解散的情形,股東雖然有權利向股東大會提出解散方案,但如果不能形成多數意見或雙方意見對峙,則無法解散公司。即使公司解散,如果公司無法組成清算組,或成立清算組后,由于人為的或客觀的原因無法清算,形成久算不清的局面,股東、債權人等利害關系人仍將受到極大損害。
根據法院不能因法無明文規定而拒絕裁判的原則,當利害關系人因其權利受到侵害而訴至法院時,法院應當作出適當的裁判解散公司,進行清算,但法官往往苦于沒有裁判的依據,即便作出裁判,也是五花八門,缺乏統一性。
裁決解散、清算的適用情形
1、公司在經營過程中遇到重大困難,已經造成或可能造成公司難以挽回的損失時;
2、對公司財產的管理或處分顯著失當,危及公司存續時;
3、其他原因導致公司無法經營時。上述情形中,“重大困難”、“顯著失當”、“無法經營”,實際上都賦予了法院較大的自由裁量權,為了防止濫用權力,法院在裁決解散前應當就利害關系人的申請及相關事實函告公司主管機關,并征詢其意見,原則上參考該意見處理,但最后是否裁決解散不以該意見為必要。
裁決清算適用于以下兩種情形:
1、公司章程未作規定或當事人之間無明確協議時,法院可裁決清算;
2、在審計員、監督員、清算人的選任、解任、任期方面,在股東沒有任命時,法院可應利害關系人的申請任命、解除,裁決解散的情況下法院直接任命、解除清算人;
3、清算人的任期,如未能召開股東大會時,由法院依其申請裁決決定延長;
4、清算人的權力,如不能召開股東大會,或大會未能作出任何決定,清算人可要求法院授予必要的權力以完成清算。
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了企業的清算有幾種模式,有些是破產清算有些是自行清算,當然他們之間的不同之處還是有很多的。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要避免高利貸。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委托合同誰承擔責任
2020-12-11婚姻法調整哪些法律關系
2021-01-24欠錢的違約了保證人要提前承擔責任嗎
2021-02-28首付分期簽了借款協議還能退房嗎
2021-02-27股東的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的區別
2020-11-11如何確定立遺囑人是否有遺囑能力
2021-03-11車禍死亡26歲該賠多少錢
2021-02-11精神出軌的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1-02-22個人財產如何繼承給孩子
2020-11-17房產贈與部分轉賣需要交哪些稅費
2020-12-21房產贈與給未成年子女如何征稅
2021-01-01員工離職老板能不能扣工資
2020-12-16石家莊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2-27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保險公司罰則中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1-01-31財產保險賠償有哪些方法,人壽保險賠償方法有哪些
2020-12-09保險合同生效后十日內可以取消嗎
2021-01-18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履約保函有效期是多久,履約保險的風險有哪些
2020-12-12保險受益權之定性分析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