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整程序中普通債權人的風險有哪些
為了配合重整目標的實現,重整程序在諸多制度中限制了普通債權人的權利和自由。
第一,重整程序的申請主體不限于債權人。
為了使重整程序能夠更加順利地啟動,重整申請人的范圍相當廣泛,債務人、債權人、股東甚至公權機關都在其列,不少立法還允許債務人的管理層在重整期間繼續經營企業,債務人申請重整的積極性進一步增加,債權人在程序啟動中的作用顯得微不足道。
第二,重整程序具有優先適用性。
即使企業已經開始清算或者和解等其他破產程序,各國立法通常也認可重整程序具有優先適用的效力。比如,法國實行重整程序前置的做法,只有當企業明顯缺乏重整的可能性時,才不進行重整而進行清算。臺灣“公司法”第294條規定,“裁定重整后,公司之破產、和解、強制執行及因財產關系所生之訴訟等程序,當然停止。”日本《公司更生法》第24條亦有類似的規定。這表明,是否開始重整程序不是由債權人決定的,債權人即使不提出申請,重整程序照樣可以啟動和運行。
第三,重整計劃可以由法院強制批準。
在重整程序中,為了防止重整計劃因為少數組別的反對而被擱淺,法院有權強制批準重整計劃,而這種情況在和解程序中是不可能出現的。法院在強制批準重整計劃時,雖然立法也要求重整方案應該確保普通債權人的清償額不低于清算程序的所得,但如果重整失敗,這將是一個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而強制批準制度卻早已將普通債權人拖入到風險之中。可以說,強制批準制度極大地限制了債權人的意思自治,體現了強烈的國家干預色彩。
除了上述制度以外,重整中特有的設計還包括自動凍結制度、經管債務人制度,這些制度有利于困境企業的拯救,卻增加了普通債權人的風險,但如果沒有這些深入的調整手段,債務企業就不可能脫胎換骨獲得新生,重整與傳統的破產程序也就沒有區別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擔保合同應包含哪些內容,簽訂擔保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1-20被車撞如何索賠
2020-12-09轉賬支票可以開給個人嗎
2021-03-09爺爺是否有權利把房子贈予孫子
2020-12-22提了管轄異議可以撤訴嗎
2020-12-10事故認定書如何修改
2020-12-20交通賠償訴訟怎樣提交證據?
2021-02-04尋找債務人及其財產線索的方法
2021-02-13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2-23工亡賠償的勞動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1-02-18債務人死亡妻子應如何承擔責任
2021-02-22沒有登記的不動產抵押合同有效嗎
2020-11-17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3-05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人的所有權是怎么樣的
2021-01-30辦理產權證步驟是什么
2020-12-13兼職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2-23飛機延誤賠償哪里領
2020-12-02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如何確定
2021-03-05逆行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