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整程序中普通債權人的風險有哪些
為了配合重整目標的實現,重整程序在諸多制度中限制了普通債權人的權利和自由。
第一,重整程序的申請主體不限于債權人。
為了使重整程序能夠更加順利地啟動,重整申請人的范圍相當廣泛,債務人、債權人、股東甚至公權機關都在其列,不少立法還允許債務人的管理層在重整期間繼續經營企業,債務人申請重整的積極性進一步增加,債權人在程序啟動中的作用顯得微不足道。
第二,重整程序具有優先適用性。
即使企業已經開始清算或者和解等其他破產程序,各國立法通常也認可重整程序具有優先適用的效力。比如,法國實行重整程序前置的做法,只有當企業明顯缺乏重整的可能性時,才不進行重整而進行清算。臺灣“公司法”第294條規定,“裁定重整后,公司之破產、和解、強制執行及因財產關系所生之訴訟等程序,當然停止。”日本《公司更生法》第24條亦有類似的規定。這表明,是否開始重整程序不是由債權人決定的,債權人即使不提出申請,重整程序照樣可以啟動和運行。
第三,重整計劃可以由法院強制批準。
在重整程序中,為了防止重整計劃因為少數組別的反對而被擱淺,法院有權強制批準重整計劃,而這種情況在和解程序中是不可能出現的。法院在強制批準重整計劃時,雖然立法也要求重整方案應該確保普通債權人的清償額不低于清算程序的所得,但如果重整失敗,這將是一個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而強制批準制度卻早已將普通債權人拖入到風險之中。可以說,強制批準制度極大地限制了債權人的意思自治,體現了強烈的國家干預色彩。
除了上述制度以外,重整中特有的設計還包括自動凍結制度、經管債務人制度,這些制度有利于困境企業的拯救,卻增加了普通債權人的風險,但如果沒有這些深入的調整手段,債務企業就不可能脫胎換骨獲得新生,重整與傳統的破產程序也就沒有區別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拖欠工資不還沒有期限嗎
2020-12-24解約定金與違約金的區別
2020-11-24融資擔保公司能否接受抵押物
2021-03-18婚姻關系中的共同收益包括什么
2020-12-26在轉繼承糾紛中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0財產損失多少才能立案
2020-12-21個體戶請幫手帶學徒需要簽訂合同嗎
2020-12-09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2020-11-18社保能不能當作在某單位工作的證據
2021-02-23做了財產保全的就一定能執行嗎
2020-12-01什么樣的人身保險合同無效
2020-12-23保險合同指南有哪些內容
2021-03-21校方責任保險與學生平安保險的區別
2021-02-14喻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代理詞
2020-12-25虛假林木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0-12-07林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16土地出讓前要先完成拆遷嗎
2020-12-08如何申請征地拆遷信息公開
2021-02-13如何設計企業拆遷補償方案才能達到整體利益最大化
2021-03-23對于禁養區劃定及拆遷補償,該如何獲取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