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村規民約的法律效應
1、村規民約的法律性質
村規民約的法律性質村民自治應當“依法而治”。這里的“法”,首先是指國家的憲法、法律、法規,以及國家的政策。所謂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規民約,就是村民自己的“小憲法”,是村民共同認可的“公約”,是村民實施村民自治的基本依據。它是村民基于法律的授權,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依照村民集體的意愿,經過民主程序而制定的規章制度。/2
2、村規民約的法律效力
村規民約是村民會議基于《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授權而制定的,因此,只要其遵循了法定程序且內容合法,就具有法律效力,換句話說,村民都應當受其約束。村規民約,不僅是村民自治的依據,也是村民會議或村民委員會對當地農村進行管理的依據,因此,那些駐在農村的機關、團體、部隊、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的人員,以及不屬于村辦的集體所有制單位的人員,雖然不參加村民委員會組織,也應當遵守有關的村規民約,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行為。
村規民約的法律效力并不是無限的,而是受到限制的,并不是規約中的任何內容均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村規民約是基于法律授權而制定的,是用來填補法律空白的,而不是用來替代法律的,更不能與已有的法律相沖突。因此,村規民約中的內容,凡是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或與現行法律相沖突的,均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能夠用來約束村民。
3、規民約是否可隨意設定處罰權
村規民約,雖然是村民通過村民會議自主制定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村民們愿意怎么制定就怎么制定。“合法性”是對村規民約最基本的要求,這就意味著章程或規約不得含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等合法權利的內容。如果規約中含有侵犯村民權利的條款,即使已經過村民會議的多數同意,在法律上也是無效的。
處罰權的設定,直接影響到村民的人身權和財產權,因此,只能由法定機關依照法定程序來制定,我國的《立法法》和《行政處罰法》對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執行規定了非常嚴格的程序。村民會議,并非國家機關,作為村民自治組織,無權擅自設定處罰權。
村民的賭博、打架斗毆等行為如果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村民委員會可將其扭送當地公安機關,由公安機關對其行為依法進行行政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大學生實習期可以簽什么合同
2020-11-18授予專利權對新穎性有哪些認定標準
2021-02-04合同一方主體能寫兩個公司嗎
2020-11-21訴訟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4超市倒閉,促銷員有補償嗎
2021-01-25仲裁開庭對方不來賠償怎么辦
2020-12-31人員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1-30勞動合同怎樣終止?
2021-03-21試用期申請離職公司不放人怎么辦
2021-02-28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購買定期壽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05我國產品責任的損害是如何賠償的
2021-01-05產品責任險能否強制執行
2020-11-16人身侵權與保險理賠是否兼得
2020-11-12保險公司不賠錢怎么辦
2020-12-17什么是絕對免賠額
2020-12-20保險受益人指定和法定有什么區別
2021-03-13保險法定受益人具體是指哪些人員
2020-12-19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際支付的費用?
2021-01-05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有什么不同嗎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