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勞動法的相關規定,超出工作時長需向個人支付相應的報酬,其中: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九條 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于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后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三條 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150%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3%的工資報酬。
另外,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是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根據勞動法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據悉,目前經濟補償是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當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訴訟時效過了就可以不還錢嗎
2021-02-15P2P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什么
2021-02-23滴滴拒絕接受監督的危害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1-02-10商標公示期是多長時間
2021-01-21婚前個人財產和婚后個人財產有什么區別
2021-03-25法律上的離婚保護措施有哪些
2021-03-15無期徒刑出獄后可以吃低保嗎
2021-02-05工傷索賠程序
2021-02-14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小產權房買斷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29入職多久才算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1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形應該怎么解決
2021-03-24產品責任保險賠償處理
2021-02-09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保險合同的分類
2020-11-16《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定
2020-11-26割去雙耳 4張保單曝自演血案真相
2021-03-07客戶患重疾去世 民生人壽及時理賠
2020-11-12什么是保險詐騙罪
2021-02-23土地轉讓契約怎么寫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