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推薦: 侵權行為 網絡侵權 侵權責任法 侵犯肖像權 隱私權 侵犯名譽權 民事責任 過錯責任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碰到侵權事件的發生,侵權行為包括很多,是一種行為人實施的過錯行為。有些老百姓遇到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時,由于不懂法,選擇了沉默或者逃避,這就助長了侵害人的侵權行為。那么如何分析解讀侵權行為的案例?下面我們通過律霸小編帶來的一篇案例簡單做個學習。
倪XX、王X訴中國國際貿易中心侵害名譽權糾紛案
一、事實概要
原告到被告下屬的超級市場購物,被告工作人員懷疑二原告偷拿東西,于是在公眾場合訓問二人,并根據市場內所貼無效公告,對被告進行搜查,未查到任何屬于市場所有的東西。原告起訴被告侵犯其名譽權。
二、裁判要旨
首先,公民或法人行使某一“權利”如果沒有法律的依據或者不符合法律的規定,都不能自認為有權利行使這樣的行為。法律從未賦予市場工作人員有盤 問顧客和檢查顧客財物的權利,因而被告無權張貼要求被告將自己的提包打開供被告工作人員查看的公告。盡管此公告張貼在市場門口,但由于它沒有法律依據,因而是無效的,顧客有權不執行公告的規定。其次,被告工作人員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在公眾場合用帶有貶義的話語詢問原告是否偷拿東西,并根據市場內所貼 無效公告對原告的包裹、衣服等進行搜查。上述行為足以使原告感到自己的社會地位已遭貶低,而且也實際影響了對二原告的品德、聲望、信用等方面的社會評價。 原告的名譽因此而受到損害。被告的工作人員是在工作崗位上履行被告為其規定的工作職責時對二原告實施侵權行為的,因此,其侵權民事責任應由被告承擔(依據 民法通則第43條)。
三、法院判決(處理)及適用的法律
在法院查清事實、分清是非后,雙方自行和解。被告愿向原告表示歉意并向兩原告各支付1000元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害賠償,原告撤訴。
綜上所述,小編帶來的這個侵權行為的案例屬于侵害名譽權,這個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上述案例中商場工作人員在沒有證據的前提下,無故質疑消費者偷盜商場物品,并且對消費者進行搜查,這是嚴重侵害名譽權的行為。法院最終判決被告向消費者道歉并給于經濟賠償,是非常正確的判罰。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商丘律師。
被侵權人死亡后誰有權要求賠償?
“人肉搜索”需要承擔侵權責任有哪些?
致人殘疾的侵權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業務委托書可以背書轉讓嗎
2021-01-25個人借貸的借貸保證要準備嗎
2021-03-04著作權侵權行為與違法行為
2021-02-11著作權案件訴訟費用如何繳納
2021-03-03交通事故傷殘補償
2021-01-30轉繼承怎么處理
2020-12-21銀行不同意放款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12合同保全有沒有撤銷權
2020-11-10實習期完還有試用期合法嗎
2021-02-04財產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沒有法律依倨
2020-12-05保險合同案件的特點、問題及對策
2020-12-05被保險車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8建行被罰30萬,涉嫌什么違法行為
2021-03-03標準體
2021-01-09宅基地房屋要補繳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02農村拆遷怎么補償有哪些規定
2021-03-22政府拆遷沒有執照的商鋪怎么辦
2021-03-15購買拆遷安置房的風險具體有哪些呢
2020-11-08農村拆遷安置房與經濟適用房到底有什么區別
2020-12-27企業征地補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