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財產侵權,很多人都認為這種情況只會發生在朋友或者陌生人之間,對于夫妻之間的財產侵權,都沒有基本的概念,因為夫妻二人在一天共同生活,很多財產都是夫妻婚內共有的財產,所以不涉及到侵犯與否的問題,那么,老公財產侵權,是否觸犯法律?小編為大家介紹具體法律規定如下:
夫妻財產侵權
婚內財產侵權的形式多種多樣,筆者認為只要不是基于共同生活的目的,夫妻一方侵犯另一方平等處置財產的權利,即構成婚內財產侵權。生活中常見的形式有幾下幾種:
1. 夫妻一方擅自處理變賣夫妻共同財產
常見的是夫妻一方擅自變賣房產,因為房產價值大,所以也常常成為離婚訴訟中雙方主要財產爭議的焦點。夫妻感情一旦破裂,雙方陷入面臨離婚的僵局時,最容易出現一方擅自變賣房產的情況,尤其是產證上只有夫妻一方的名字。因為根據物權公示公信原則,第三方完全有理由相信此房產只屬于一人。只要被登記在產證上的一方同意,交易就是真實有效的,日后另一方追究起來,第三人也能依據善意取得原則取得房產。
例如, 某男甲與乙系夫妻,一日甲為了給父母看病,甲將夫妻兩人共同擁有的一座房產賣掉,并辦理了過戶手續,受讓人丙并不知道甲未經過乙同意而轉讓該房產。后乙認為甲的行為侵犯了自己的權利,并向法院單單提起了侵權之訴,要求法院確認該房屋轉讓合同因為乙未知情而無效。法院受理了該案。 但最終法院卻沒有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有如下原因:
1)不動產以登記公示為原則,只有公示才能產生公信的法律效力。
2)本案的買受人丙是善意的,在整個購房過程中丙并不知道乙不知情。
3)乙并未提出離婚,僅僅是要求判決轉讓合同無效。這就涉及到認定甲對乙的侵權范圍之前要對這座房產進行均分,因為這是他們的共同財產,甲對該房產享有部分所有權。其次,在確定甲對乙的賠償范圍的時候,還要對這對夫妻的所有共同財產進行分割,因為甲的財產絕大部分和乙形成共同共有,并且在夫妻之間尚處于婚姻階段的時候,對其財產的兩次分割是一種訴訟資本的浪費。 而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意見,在不解除婚姻關系的情況下,當事人不得請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因為夫妻財產關系與雙方的人身關系密不可分,這種財產關系只能因結婚而發生,因配偶死亡或離婚而終止。夫妻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可以約定共同財產的歸屬,能否達成協議屬于當事人意思自治的領域,不是法院依職權調整的范疇。
2.夫妻一方虛構債務
此刻,在離婚訴訟中,一方為了多了多爭取財產,“虛構債務”的現象越來越多。
前幾天,某法院在審理一起離婚案件時,原告于庭審舉證過程中提供了兩份存折,以證明在雙方鬧矛盾后,被告分次取走了存款3萬余元。經被告質證,他承認了原先有這筆錢,但這筆錢現已全部用于脫發治療了。另外被告還提供了一份還款字據,該字據是一名叫汪某的人書寫的,內容為被告于2006年3月向其借了3萬元,現已全部還清。被告稱,自己為了治療脫發,已向很多朋友借了錢,部分已用夫妻存款償還了,至今向他哥借的一筆5萬元的債務尚未還,對于這筆債務要求兩人共同分擔。
原告承認被告脫發嚴重,雖然被告也說過要去治療,可是一直沒有去。對于被告所述她堅決不予認可,并指責被告胡編亂造。
對于這么一大筆錢用于治療脫發,庭審法官也感到不可思議,于是問其在何時何地哪家醫院哪個科進行的治療,見被告答得有些心虛,法官當即釋明,如果偽造證據,擾亂公正司法是要受到處罰的。被告這才承認自己提供的證據是假的。
這起案件折射出現在離婚案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這種被告想通過隱瞞共同財產及編造債務來以達到獨占共同財產、獲得更多財產利益的目的行為被稱為“虛構債務”,即夫妻一方與其有特殊身份關系的他人事先串通,虛構債務,損害夫妻另一方財產利益的行為。
在離婚訴訟中,這種“虛構債務”的現象不在少數。此現象的出現主要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被告不想離婚,想通過虛構高額債務迫使原告因不愿承擔債務而撤回離婚訴訟;第二種情況就是被告想通過虛構債務來獲得更多財產利益。筆者認為,此現象的發生不僅侵害了另一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而且嚴重妨礙司法公正,損害了法律的嚴肅性。因此,如何防止當事人通過虛構債務來達到其不當目的應引起重視。
以上就是“老公財產侵權,是否觸犯法律?”的具體回答,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俗話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使是夫妻如果發生觸犯法律的行為,也是不允許的,如果夫妻間發生財產侵權案件,小編建議可以先行進行夫妻間的溝通,畢竟還是要維系婚姻關系,如果無法溝通,建議咨詢律師,不要莽撞行事。
戀愛期間的財產糾紛應該怎么處理
財產損害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著作財產權和著作人身權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尋釁滋事找律師有用嗎
2021-03-24行政相對方的義務是什么
2021-01-21《公司法》對股東直接訴訟有何規定
2021-02-09合同內容要與發票內容一致嗎
2021-01-28女方懷孕期間男方出軌怎么辦
2020-12-04交通事故技術鑒定怎么做
2021-01-03個人婚前財產的證據如何保存
2021-02-19債務人死亡妻子應如何承擔責任
2021-02-22如何對倉儲物進行入庫驗收
2020-12-15單位集資房能否私下轉讓
2021-02-14看房交押金還會給退嗎
2021-01-25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職業禁忌癥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03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有哪些
2021-01-12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出口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3水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保險公司中的罰款有哪些
2021-03-14企業財產保險屬于哪一種保險
2021-01-07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