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土地沒到期國家征地補償給誰
依據我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的規定,承包土地沒有到期的,對承包的土地進行征收時,征地補償款歸農村經濟集體所有,而安置補償、地上隨著物及青苗補助等,歸承包人所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六條?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征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市、縣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安置補助費使用情況的監督。
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特點
(1)應當具有基本的公認性。重要公共利益必然是與相關范圍內的人都有關的,是每個人都能感受甚至都需要的,甚至是所有人都會認可的。比如說前述國防利益與重要交通與基礎建設事項,以及《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中規定的一些事項。相反,像一些形象工程,如果僅僅政府認為重要,而民眾并不認為重要的話,就不應當認為是重要的公共利益。土地房屋這樣的重要財產不僅代價高,而且是數量有限、不可再生并難以復原的,本就只應用于那些都認可而不是存在爭議的事項上。
(2)應當具有基本性或普遍需要性。公共利益按其本性來說是沒有盡頭的,而土地資源卻是有限的,所以只能把征收土地用在基本的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中去。對于那些還不屬于基本需求的東西,比如高爾夫球場,只應當讓那些有特殊偏好和優越條件的人自己承擔享受這種利益的代價,而沒理由讓沒有相關需要的公眾為其負擔代價。而且,各式各樣的非基本需要性質上與其說是公共利益,不如說是那些特殊偏好者的部分人利益。
(3)作為土地征收依據的公共利益應當具有必須性、必要性。在有些人會有特殊偏好的同時,每個人的需求和欲望也是沒有止境的,但由于任何社會資源都是有限的,理性社會只能滿足那些與社會發展水平相當的、必要和必須的公共利益,而不會追求那些非基本需要的“奢侈品”。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的規定,承包土地沒有到期的,對承包的土地進行征收時,征地補償款歸農村經濟集體所有,而安置補償、地上隨著物及青苗補助等,歸承包人所有。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對原產地標記實施管理規定有哪些
2020-12-20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1-03-18企業如何登陸新三板掛牌
2021-02-13離婚時房子如何分割,離婚公租房怎么分割?
2021-03-07集體房產證的房子能過戶到兒子名下嗎
2021-02-04大學集資房入住什么條件
2020-11-24單方終止勞動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1-02-05勞動派遣方式中勞務用工法律風險
2021-01-15煤礦井下用工最長不超過多少年
2020-11-10勞動爭議案中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27個人旅游意外保險條款
2021-01-04保險除外責任條款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哪里
2021-03-22保險理賠員駕車撞事主 車主趴車頭被甩開
2020-12-12車撞了保險公司要肇事者賠償嗎
2021-02-23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
2020-12-22確認拆遷紅線范圍后,哪些行為是被禁止的
2020-11-22獨生子女拆遷的新政策是怎樣的
2021-03-08農村征地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
2020-11-21廣州舊城改造要保護老地名
2021-01-12深圳城市更新啟動 廣東舊改走出“一刀切”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