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法規定拐賣兒童罪是行為犯嗎?
1、拐賣兒童罪屬于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拐騙行為,將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帶走,從而使該未成年人脫離家庭或者監護人的,原則上就構成本罪,應當立案追究。
2、根據《刑法》的規定,犯拐賣兒童罪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3、父母將自己的新生子女賣掉,這種行為仍然構成拐賣兒童罪。
二、死刑是怎么執行的?
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罪犯,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死刑緩期執行期滿,應當予以減刑,由執行機關提出書面意見,報請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查證屬實,應當執行死刑,由高級人民法院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 最高人民法院判處和核準的死刑立即執行的判決,應當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
人民法院在交付執行死刑前,應當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派員臨場監督。 死刑可以在刑場或者指定的羈押場所內執行,采用槍決或者注射等方法執行。
執行死刑應當公布,不應示眾。指揮執行的審判人員,對罪犯應當驗明正身,訊問有無遺言、信札,然后交付執行人員執行死刑。在執行前,如果發現可能有錯誤,應當暫停執行,報請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執行死刑后,在場書記員應當寫成筆錄。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執行死刑情況報告最高人民法院,還應當通知罪犯家屬。
三、執行死刑注意哪些事項?
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的執行死刑命令,均由高級人民法院交付原審人民法院執行,原審人民法院接到死刑執行命令后,應當在7日內執行。執行死刑的這一法定期限必須得到嚴格遵守,不得借故延期執行。
下級人民法院在接到執行死刑命令后,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停止執行,并立即報告核準死刑的人民法院,由核準死刑的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執行前發現判決可能有錯誤的。
(二)在執行前罪犯揭發重大犯罪事實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現,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懷孕的。
在停止執行的情況下,執行死刑的人民法院應當立即用書面形式報告核準死刑的人民法院,由院長簽發停止執行死刑的命令。經過審查核實,如果認為原判決是正確的,必須報請核準的人民法院再簽發執行死刑命令,才能執行。如果查明罪犯確實是正在懷孕的婦女,應當報請核準死刑的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行為犯的意思就是只要實施這種行為,無論是否已經達到了預期目的均構成犯罪,拐賣兒童就是這樣的。并且如果家屬能夠早些發現,孩子已經脫離了自己的監護范圍,及時報警的話還有可能在找回孩子的同時鎖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所以看孩子就一定要當心一些。
犯拐賣兒童罪的一般判多久
拐賣兒童罪死刑的情形有哪些
拐賣兒童罪和拐騙兒童罪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用商標注冊公司
2021-02-18反擔保協議范本
2021-01-2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的最佳時機是什么時候
2021-01-10老人有存款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15喪偶婦女的財產繼承是否會因子女少分
2021-01-25分家產時不動產繼承要先確權嗎
2020-12-26房地產開發中行政規劃的風險應當由誰承擔
2020-12-11員工辭退怎么賠償
2020-11-22飛機延誤8小時賠償標準
2021-01-17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人身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2-02如何申請大額保險金
2021-01-20《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020-12-05淺析保險受益權
2021-03-12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1-01-04勞務承包合同的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2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2021-01-14土地流轉合同后建房合法嗎
2021-03-06農機合作社給土地流轉的好處有哪些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