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刑法拐賣兒童罪的判刑標準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條:拐賣婦女、兒童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一)拐賣婦女、兒童集團的首要分子;
(二)拐賣婦女、兒童三人以上的;
(三)奸淫被拐賣的婦女的;
(四)誘騙、強迫被拐賣的婦女賣淫或者將被拐賣的婦女賣給他人迫使其賣淫的;
(五)以出賣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麻醉方法綁架婦女、兒童的;
(六)以出賣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
(七)造成被拐賣的婦女、兒童或者其親屬重傷、死亡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八)將婦女、兒童賣往境外的。
二、拐賣兒童案中的嫌疑人有辯護權嗎?
嫌疑人有辯護權,況且,法院沒有宣判之前,當事人也只是犯罪嫌疑人。任何人未經法院審判定罪,都推定為無罪。
《刑事訴訟法》第十二條明確規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犯罪嫌疑人在經法院審判定罪之前只是有犯罪的嫌疑,決非罪犯。在罪犯未被正式定罪之前,犯罪嫌疑人還是公民,享有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可以依法維護自己的權益,包括辯護。
辯護權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最基礎、最核心的訴訟權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權一般包含:
(1)陳述權。當對被告人進行訊問時,給予其陳述和辯解的機會。
(2)辯論權。刑事被告人享有的就事實和法律進行辯論,就證據的證明力和程序問題進行辯論的權利。
(3)選任辯護人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選任辯護人為自己提供法律幫助,進行辯護。
(4)調查證據申請權。刑事被告人可以申請法院調取證據并申請法院傳喚證人、鑒定人還有權請求與其他被告對質。
(5)詰問權。刑事被告人享有的在庭審時可以對證人、鑒定人發問的權利。
(6)回避申請權。為了避免有回避原因的司法人員不回避而影響案件的公正處理,而賦予被告人回避申請權,以資補救。
(7)救濟權。刑事被告人不服法院的判決或裁定,有權獲得救濟。
到現在為止,拐賣兒童這種違法犯罪行為還是非常猖獗的,人販子拐賣兒童的犯罪手段也花樣百出,監護人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稍不留意就可能給人販子可乘之機,孩子被拐賣后,一定要抓緊時間到公安機關報案。
拐賣兒童罪有哪些加重處罰的情形
拐賣兒童罪死刑的情形有哪些
拐賣兒童罪的起訴期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口頭雇傭關系合法嗎
2021-03-11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15如何限制出境
2021-02-05民間借貸執行拍賣房子多長時間
2021-01-23租房中介費怎么收,每個地方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村長利用村民名義騙取扶貧貸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1-02-11實習期離職需要提前多久
2021-01-06什么是保險的保額
2020-12-26人身保險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5公眾責任險缺失 誰來為商家“保險”?
2020-12-02保險對方車主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1投保人應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2對保險合同當事人有說明告知義務嗎
2020-12-16保險理賠誤工費標準
2020-12-11什么是增加保額
2020-12-21契約撤銷權 PolicyCancellationRight
2020-12-26不可不知的保險術語
2021-03-15購買二手房以后會拆遷嗎
2020-12-28拆遷補償標準應當立即廢除嗎
2021-03-22棚改拆遷可以選擇貨幣補償嗎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