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繼承放棄繼承的時間是怎么規定的?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根據繼承法規定第二條 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
第五條 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第七條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三)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第八條 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
二、法定繼承順序
我國《繼承法》規定,配偶、子女、父母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為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或者第一順序的繼承人全部放棄繼承權或者喪失了繼承權時,再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在同一順序的繼承人中,沒有先后順序,一般情況下都均等的分割遺產。
別外,喪偶的兒媳與公婆,喪偶的女婿與岳父母之間沒有血緣關系,也沒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但是有不少喪偶兒媳和喪偶女婿對公婆和岳父母在生活上盡了撫養義務,這種道德風尚是十分可貴的。因此,《繼承法》第12條還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由此可見,是否盡了贍養義務是喪偶兒媳或者喪偶女婿能繼承公婆或者岳父母遺產的前提條件。只要符合這一條件的,也不受是否再婚的影響,他們繼承的遺產也不影響其子女代位繼承的權利。
本身遺產繼承的時間就發生在被繼承人去世之后,如果法定繼承人是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沒有來得及繼承遺產,但其他人就直接忽視了給法定繼承人的繼承權利的情況下,像這種因為繼承權而引發的糾紛一定要在兩年之內及時提起訴訟。
法定繼承人分配比例是怎樣的
遺囑繼承可以跳過法定繼承人嗎
法定繼承權的喪失情形有幾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言論不當怎么處罰
2021-03-17如何分期繳付注冊資本
2021-01-27合同一方主體能寫兩個公司嗎
2020-11-21公示催告的適用條件
2020-11-13房產私人抵押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7正在建造中的房屋可否作抵押物?
2020-11-13農村征地對于沒有住房的村民怎么安置
2021-03-26勞務派遣協議范本
2021-01-16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推薦最佳車險方案
2021-03-01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出車禍對方跑了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1-27員工自愿放棄上保險后悔了上訴法院
2021-01-07保險原則包含哪些
2021-03-03兒童意外傷害保險選購指南
2021-02-07保險期間和保證領取年限
2020-12-07政府違法占地需要賠償給行政相對人嗎
2021-01-31戶口已經轉出能否獲得林地補償呢
2021-02-12拆遷安置房名額轉讓協議糾紛怎么解決
2020-11-24在征地拆遷過程中,“住改非“這一類房屋如何認定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