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繼承的遺產分配原則指的是在法定繼承中確定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應分得的遺產份額的基本準則。繼承法第13條對法定繼承的遺產分配原則做了明確規定,我們應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理解:
1.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均等。這是法定繼承中遺產分配的一般原則,即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應該平均分配遺產。該法條中的“一般”是指法律沒有特別規定的情況。
2.特殊情況下法定繼承人的繼承份額可以不均等。根據繼承法的有關規定,“特殊情況”主要是指:
(1)對生活有特殊困難又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給予照顧。繼承人只有同時具備生活有特殊困難和缺乏勞動能力的情形時,才能在遺產分配時中給予照顧,而且一旦具備了這兩個條件就應當給予照顧。
(2)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不是應該多分,不具有強制性。
(3)有扶養能力和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該不分或少分,這是繼承法中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的重要體現。繼承人符合下列條件的,應不分或少分遺產:①繼承人有扶養能力和條件;②不盡扶養義務;③繼承人協商同意也可以不均分。
遺囑分配
遺囑繼承體現了意思自治原則。根據繼承法的規定,在被繼承人死亡之后,必須具備以下條件時才能依遺囑繼承辦理:
1.沒有遺贈扶養協議。遺囑繼承效力高于法定繼承,低于遺贈扶養協議。因此,只有在沒有遺贈扶養協議或遺贈扶養協議無效、或雖遺贈扶養協議有效,但遺產中遺贈扶養協議尚未涉及的部分可以進行繼承。
2.被繼承人的遺囑合法有效。首先,被繼承人生前立有遺囑;其次,遺囑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有效要件,因為只有合法的遺囑才能發生法律效力。
3.遺囑繼承人沒有喪失、放棄繼承權,也未先于遺囑人死亡。繼承人必須具有繼承資格。喪失或放棄繼承權的遺囑,繼承人即不再具有繼承資格,不能再適用遺囑繼承;遺囑繼承人先于遺囑人死亡時,不適用遺囑繼承,也不發生代位繼承。
如果公民在生前訂立了具有法律效力的遺囑后,在發生意外情況后也是會按照遺囑的規定去進行分割遺產的,如果繼承人在生活上具有一定的經濟困難也是可以在遺產分配時中給予照顧,當繼承人在繼承和分割遺產時出現了任何的糾紛,也是可以通過訴訟方式來解決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調崗調薪規定是什么
2021-02-23老公家庭暴力離婚會讓他凈身出戶嗎
2021-02-16民事訴訟申訴的范本怎么寫
2021-01-09停車場刮蹭逃逸后果
2020-12-30離婚法院調解書不見了怎么辦
2020-11-22“凈身出戶”的保證書效力如何
2020-12-31超市購物車需要1元才能用是否侵權
2021-02-09購買保障性住房的標準
2021-02-21合同一方違約怎么處理
2020-11-10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網簽購房合同查詢
2021-03-12回購房要點有哪些
2020-12-26什么叫現房
2021-01-06靈活就業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5還是50
2020-12-10競業限制的補償金包含在在職工資里是否違法
2020-11-21認定勞動關系司法解釋三規定是什么
2021-02-05企業約定試用期有何限制
2021-01-09勞務外包員工離職補償
2021-02-26什么情況被公司辭退不能勞動仲裁
2021-01-03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