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想必都知道,監護人通常是指未成年人的父母,若父母沒有能力成為監護人是會有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等。那么,被監護人就是監護人監護的人,在這里就是指未成年人了,當然,被監護人不單單是指未成人。那么,被監護人的具體的法律概念是指什么呢?被監護人的范圍包括什么呢?
一、什么是被監護人
被人指在監護關系中,處于監護之下的人。對被監護人范圍寬窄的不同定義,決定了廣狹兩種不同意義的監護。廣義監護的被監護人是指一切未成年人和限制及無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狹義監護的被監護人僅指于監護人監督和保護下的不在照顧下未成年人或父母均不能行使親權的未成年人,及限制行為能力和無行為能力的成年人。
二、哪些人會在被監護的范圍內
監護人為不在親權照顧下的未成年入主要未成年人出生時父母均死亡的,或出生后父勾死亡的,或父母不明者(如棄兒)等。被監護人為父母均不能行使親權的未成年人,包括事實上的不能和法律上的不能兩種。前者如父母均失蹤;
后者如父母均為禁治產人即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父母被依法宣告停止親權、剝奪親權,父母被判刑、患病或者由于父母子女因上學或就業相隔遙遠不能直接行使親權的情況,等等。
被監護人為成年人,一般是指成年人被宣告為禁洽產人,即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各國法律對此有不同的規定。一般是指心神喪失常態的人,如精神病人以及精神耗弱,不能處理自己事情的人。
有的國家,如德國還規定,因揮霍浪費致自己及其家屬有陷于貧困之虞者;因酗酒成癖或吸毒不能處理自己事務,或致自己及其家屬有陷于貧困之虞,或。 危及他人安全者(德國典第6條)為禁治產人;法國民法典規定,成年人,如其個人官能衰退以致無法獨自保障其利益者,得或在某一特別行為時,或以持續的方式,受法律保護。
成年人,如因其揮霍、浪費或游手好閑,以致陷人貧困影響履行家庭義務者,亦同樣得受法律保護;中國《民法通則》規定了被監護人為成年人的,僅限于其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
以上的內容就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關于被監護人的范圍包括的內容以及其他的相關內容的資訊。既然成為了監護人就應該對被監護人負起相應的責任,一旦被監護人發生了民事責任,刑事責任或其他的有關觸犯法律的現象,則需要監護人對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著作知識產權年限多久
2021-01-14公司還沒注冊先注冊域名可以嗎
2020-12-14五保戶的監護人是誰
2021-03-09二婚老人繼子撫養還是親子撫養
2021-03-09交通事故工傷的待遇
2021-02-24財產保全后賬戶可以有資金往來嗎
2021-02-27離婚協議里的賠償金多久有效
2021-02-21房屋預售應有哪些步驟
2021-03-12集資房房子確權是什么意思
2020-11-20在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可以終止呢
2021-02-08勞動監督與監督檢查的區別是什么,勞動監察大隊的職責有哪些
2021-02-27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房屋火災屬于意外險嗎
2020-12-04私家車保全險多少錢
2021-01-23離婚后還是原配偶保單的受益人嗎
2021-01-05保險公司賠付交通費嗎
2020-12-20保險法定受益人具體是指哪些人員
2020-12-19如何確定家庭財產險的保險金額?
2020-12-08閑置荒蕪土地的處理
2021-03-11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屬于什么案件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