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幾年中,隨著我國離婚率的增加,生活中的離異家庭也是日益增多,那么離婚后就會牽扯到子女的撫養權問題,如果沒有取得撫養權的一方也是擁有探視權的,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時間規定是什么?一般情況下法律對探視權的次數沒有明確的規定,還是要根據夫妻雙方的協商結果。
一、次數規定
一般以協商為主,雙方本著實際方便的原則來定,不能太多。具體方式在離婚時由你們雙方約定。如果不能達成一致,法院會判決。
一般每個月兩、三次,情況不一樣,法院的判決會不一樣。沒有次數的法律規定。
二、探視權怎么行使?
我國《婚姻法》對父母離婚后對子女探視作了規定。夫妻離婚時雙方對子女探望不能達成協議的,由人民法院在處理離婚案件時一并判決。一般在不影響子女的學習、嚴重改變子女生活規律的前提下,確定一段時間內,間接撫養方可與子女單獨交流。如果人民法院已經作出的離婚判決沒有涉及子女探望權的,最高人民法院在 2001年12月27日起施行的《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24條提供了法律救濟的途徑:“當事人就探望權問題單獨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此外,法律還規定了,非撫養一方在行使探望權時,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有協助的義務。探視的權利和對方協助的義務是相對應的。
三、一方不履行協助實現探視權怎么辦?
根據《婚姻法》第48條規定:“對拒不執行有關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個人和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
此外《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32條規定;“婚姻法第48條關于對拒不履行協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權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的規定,是指對拒不履行協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權的有關個人和單位采取拘留、罰款等強制措施,不能對子女的人身、探望行為進行強制執行。”
因此,一方不履行協助實現探視權的,是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但是須注意的是,這里強制執行的對象只能是拒不履行協助責任的有關個人和單位,而不是子女。如果子女已滿10歲,對是否進行探望已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和認識能力,人民法院應當征求子女的意見,如果子女不同意的,不應當強制執行探望權。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信息,在上文中也回答了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時間規定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雖然夫妻的雙方已經離婚,但是其父母還是擁有對子女的探視權,經過協商后如果對方拒絕探視,也可以通過訴訟等手段來申請強制執行探視權,以此來維護自身的權利。
關于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有哪些法律規定
關于探視權在法律上是怎么規定的?
探視權起訴狀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己和房主簽的租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5涉外結婚外國人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2哪些商標行為應撤銷
2020-12-22退休返聘人員出車禍有誤工費嗎
2020-11-30保全財產損失是否會有損害賠償
2021-02-28失信名單寬限期是指什么
2021-01-12交通事故簡易程序
2020-12-05單位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1-08挪用公款罪如何認定
2021-02-05租賃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全部是1年嗎
2020-11-09整容失敗沒有合同怎么起訴
2020-11-24商標侵權行為刑事立案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5賣主去世房產怎么過戶
2020-12-04別人能拿自己的房產證去抵押嗎
2021-02-19對用人單位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規定
2020-12-12什么是勞動爭議調解期限?怎樣確定勞動爭議的調解期限
2021-01-25定期和終身壽險有什么區別
2020-11-14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航班取消賠償
2020-12-03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