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未成年的監護人嗎?
根據《民法通則》第十六條規定,可以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有:
一、未成年人的父母。父母是子女最近的直系長輩親屬,且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管教的義務,所以,《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一款首先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這里所說的父母包括親生父母、養父母、無撫養關系的繼父母,即只要存在父母子女身份關系的父母,就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監護人。
二、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時,《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1)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2)未成年人的兄、姐;(3)經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關系密切的且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其他親屬和朋友。
《民法通則》關于上述人員排列的順序,是擔任監護人的先后順序。即監護人首先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擔任;當祖父母、外祖父母死亡或無監護能力時,則由有監護能力的兄、姐擔任監護人;如果沒有兄、姐或兄姐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時,則由其他關系密切的親屬和朋友擔任。但是,其他親屬和朋友擔任監護人時,必須是他們自愿承擔監護職責,并且經過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的同意。
三、無上述監護人時或上述監護人均無監護能力時,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此外,未成年人的父母也可以用遺囑的方式為未成年人指定上述人員中的某人或上述人員以外的某人擔任監護人,只要該項遺囑具有法律效力,這種指定就受法律保護。
對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產生爭議時,應當如何處理?
對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產生爭議時,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的,可提起訴訟,由法院裁決。對前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無監護能力或者令其擔任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法院可根據對被監護人有利的原則,從后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擇優指定。被監護人有識別能力的,還應征求被監護人的意見。
綜合上述對于監護人 問題的討論和相關 法律規定 的詳細解析,從上面小編整理的 監護人責任 內容中,可以清楚的知道對于未成年的監護人的判定,父母是作為合法第一監護人,這里的父母包括親生父母,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等,接著再是其他的親屬和朋友,最后是一些民政組織。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童工保護如何規定
2020-12-02貨車是否年檢影響交通責任嗎
2021-03-05怎樣通過申請支付令來要債
2021-02-15撫恤金需要申請嗎
2020-11-16信用卡多久不還上征信
2021-01-25擔保可以采用哪幾種方式,簽訂擔保合同時要注意什么
2020-11-14煤礦辭退體檢嗎
2021-02-20民工在施工中誤傷工友需要賠償嗎
2021-02-27試用期社保按工資的80%作基數繳納是否合法
2021-03-03HR外包
2021-03-11加班工資不按國家規定發該怎么做
2020-12-08保險責任免除條款都是有效的嗎
2021-03-14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7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精算規定
2021-01-01保險公司誤導 拒賠理由無效
2021-01-19境外保單應該如何維權
2020-11-14財產損失保險合同的分類是什么
2020-12-19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保險代理合同
2021-01-31人身保險的特點
2020-12-13承包土地轉讓是什么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