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隱私權與名譽權的區別主要是什么嗎?我國法律沒有對隱私權做出明確的規定,實踐中,侵犯隱私權的行為是作為侵犯名譽權來處理的。雖然二者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但在主體、性質、侵權方式及結果等方面還存在明顯區別。下面律霸小編就來為您詳細分析。
(一)主體不同。名譽權的主體除了公民之外,也包括法人。法人名譽權的好壞直接影響它的對外交往及經濟利益。而由于隱私權的宗旨是保護個人的內心安寧不受攪擾,法人則不具有自然人的生理功能,不存在精神上的愉悅和痛苦問題,法人雖然也有不宜公開的秘密,但這屬于商業秘密的范疇,而不是隱私權的內容,所以法人不能享有隱私權。
(二)性質不同。名譽權是權利主體就自己的社會評價所享受利益的權利。而隱私權則主要是指權利主體的個人信息不被非法獲取和公開,私人生活不受非法干擾,個人私事的決定不受非法干涉的權利。
(三)侵權方式不同。侵害名譽權的行為一般是采取無中生有,侮辱、誹謗等方式貶損他人的人格,從而使其名譽受到損害;而侵犯隱私權的行為則多為非法獲取、擴散有關他人私生活的事實,干涉他人私生活等等,從而他人的內心安寧受到攪擾。前者散布的是虛假的情節,后者披露的則是真實的情況。
(四)侵權結果不同。對他人名譽的侵害,肯定會造成人格的貶損、名譽的降低;而對他人隱私的侵害,則未必造成名譽的降低,有時甚至會提高他的聲譽。例如,某夫婦自幼收養了一個父母雙亡的孤兒,為了孩子的心靈不受創傷,他們一直對其隱瞞這一事實。一位知情者違背他們的意愿把這件事向社會披露,這顯然是侵犯了這對夫婦的隱私,但他們的名譽并不會因此受損,而可能會得到社會廣泛贊揚。
(五)處置權不同。隱私權包括個人信息不被非法獲悉或公開,個人生活不受外界非法侵擾,個人私事的決定不受非法干涉三項內容,其中有關個人信息的保密并非絕對的,當事人可以自行將其公布于眾,也可以授權他人公開發表,也就是當事人可以放棄這部分隱私權;而名譽權的中心內容是社會對當事人的評價,這一權利是不可放棄的,他不能自行或授意他人貶損自己的名譽。
(六)責任方式不同。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方式有停止侵害、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賠償損害等方式,而侵害隱私權的責任方式主要是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方式。
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隱私權與名譽權的區別主要是六方面的,包括責任方式的不同、處置權的不同、侵權結果的不同、侵權方式的不同、主體的不同以及性質的不同。具體內容大家可以從上文中進行了解,希望律霸小編帶來的本文能為您提供一些幫助。
隱私權相關法律法規
哪些行為會侵犯他人隱私權
侵犯隱私權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管轄權異議可以郵寄提交嗎
2020-12-01個體工商戶年檢步驟是什么
2020-12-27公司法董事會決議表決經過幾人同意
2020-11-25第三方支付怎樣界定
2020-11-14怎樣預防假冒商標的行為發生
2021-01-16留置輔警看護合法嗎
2020-11-22房產他項權記有抵押期限嗎
2021-01-06公司在試用期開除員工有經濟賠償嗎
2021-01-19申請訴前財產保全的步驟
2021-01-20多份遺囑之間有沖突,該怎么辦
2021-01-29質押關系還是保管關系是怎樣的
2021-01-15勞動服務期的相關規定
2020-11-17勞動合同快到期前可以變更期限嗎
2020-11-13保險公司中需要罰款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12投保當天發生車禍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0-12-30保險公估人按公估方與委托方不同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1-01-18保險合同的履行
2021-02-14“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1-024s店說幫買保險但沒買不計免賠怎么辦
2021-03-22離婚后可以變更保險受益人嗎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