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廬陵新區律師 東區律師 儀征市律師 中原區律師 豐潤區律師 海州區律師 兗州市律師
近年來,我國在經濟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國家也更加關注公民名譽權的保護。在平時的生活中,人們有時候會被他人誹謗,我國相關法律對這樣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這些法律中就包括了治安管理處罰法,那么誹謗行為治安管理法上如何處理呢?我們來了解下。
一、治安管理法關于誹謗的處理
1、公然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可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可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2、誹謗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
3、如果誹謗他人造成嚴重后果,將構成誹謗罪。需要根據刑法的規定定罪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二、誹謗行為的認定
行為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捏造并散布某種虛構的事實,足以損害他人人格、名譽的行為。行為人誹謗他人的內容是虛構的,如果散布的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即使有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也不構成本行為。所謂散布,就是在社會上公開的擴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言語散布;另一種是文字,即用大字報、小字報、圖畫、報刊、圖書、書信等方法散布。所謂足以損害,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虛假事實,完全可能損害他人的人格、名譽,或者事實上已經給被侵害人的人格、名譽造成了實際的損害。本行為針對的是特定的人進行的行為。針對特定的人,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從誹謗的內容上知道被侵害人是誰,就可以構成本行為。如果行為人散布的事實沒有特定的對象,不可能損害某人的人格、名譽,則不構成本行為。行為人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并且具有貶低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的目的。
如果有恐嚇、捏造事實誣陷他人、對證人報復、偷窺他人隱私這樣的行為,那么就會處以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一下的罰款,如果有這些行為,并且情節嚴重,那么相應的拘留刑罰也會更嚴重,也可以并處罰金,因此在平時的生活中應當約束自身行為。
誹謗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誹謗罪起訴狀范本
誹謗罪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腹腔鏡術后三天死亡如何維權
2021-02-20遭惡意匿名舉報報警可以嗎
2021-01-24孕婦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12訂婚了對方想退婚怎么辦
2021-02-22新婚姻法對事實婚姻的認定是怎樣的
2021-02-08提存后發生怎樣的效力
2021-01-17侵權糾紛可主張賠償可期待利益嗎
2021-03-25什么情況勞動合同可以中止
2021-01-30河南新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1-27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惡意重復保險該不該賠
2021-03-23選擇保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1-29出讓土地用途變更的法律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0-11-162020年各地最新征地拆遷補償標準從哪獲取
2021-02-01攀枝花市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14法院可以拍賣沒有房產證的拆遷安置房嗎
2021-01-05拆遷安置的補償方式有幾種
2021-01-03宅基地拆遷政策詳解
2021-01-29農村拆遷和城市房屋拆遷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4強拆,偷拆,補償不滿意維權時,要怎么收集證據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