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是重要的一種法人,對于企業來說,良好的信譽比什么都重要。一些消費者同企業發生糾紛后,沒有選擇恰當的方式解決,而是造謠誹謗企業,使企業的信譽受到影響,并帶來直接的經濟損失。這種情況下,行為人是要負法律責任的,那么造謠誹謗法人有什么法律后果?下面我們一起聽聽小編的看法。
一、造謠誹謗法人有什么法律后果?
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 商業信譽,是指社會公眾對某一經營者的經濟能力、信用狀況等所給予的社會評價,即該經營者在經濟生活中信用、名譽的地位。 商品聲譽,是指社會公眾對一經營者的商品性能、品質所給予的社會評價,即該商品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根據刑法第221條之規定,犯本罪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二、造謠誹謗法人犯罪的主體是誰?
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的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司法實踐中,主要表現為兩類主體;
1、商譽主體的競爭對手,處于不利地位的同行,其他生產者和經營者;
2、新聞、報刊、電視臺等媒介。
一般而言,多為“他人”的競爭對手,即與“他人”生產相同或近似商品或提供同類服務或近似服務的生產者和經營者。需要指出的是,行為人如果受經營者收買或唆使,故意在社會公眾中散布捏造的虛偽事實,詆毀和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且達到“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程度的,即應認為與經營者構成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的共同犯罪。
三、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的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給他人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2、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嚴重妨害他人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導致停產、破產的;
(2)造成惡劣影響的。
綜上所述,造謠誹謗法人,情節嚴重的,會構成犯罪,量刑從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到管制不等。侮辱誹謗法人的主體基本上包括兩類,市場的競爭對手和新聞報刊的媒體。只有給企業法人造成直接損失五十五以上的,或者因為誹謗導致企業停產停業,造成惡劣影響的,才會構成犯罪。
網絡誹謗刑事案件司法解釋全文
誹謗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網絡誹謗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網絡人身攻擊,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8杭州個體戶食品超范圍經營如何處罰
2021-01-152020互聯網著作權如何保護
2021-02-16談完業務遇車禍算不算工傷
2021-01-01輕微撞車逃逸扣12分后多久能重考駕照
2021-01-07按揭房解押要多久
2020-12-24合同債權質押的要點有哪些
2021-01-15違反治安管理立案能撤銷嗎
2020-11-11勞動糾紛離職后多久失效
2021-03-10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夫妻離婚時是否能分
2021-03-19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訴訟費由誰負擔
2021-01-05工程質保單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5保險人的違約行為有哪些
2020-11-3060歲老人被撞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3-19什么是互聯網保險
2020-12-13出讓土地上的房屋可以拆了重修嗎
2021-01-10土地轉讓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1-17土地入股模式是什么
2021-01-25城中村拆遷可以拒絕嗎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