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關于名譽權的規定侵權責任是什么?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二、從哪些方面認定名譽權受到侵犯?
1、行為人客觀上存在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并為第三人知悉。侵權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所謂侮辱是以語言或行為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既可以以口頭方式進行,也可以以行為方式進行。其表現形式是將現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損于人的社會評價的事實擴散、傳播出去,以詆毀他人的名譽,讓其蒙受恥辱,可以稱之為“以事生非”。
2、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從法理上講,對于公眾人物提起的名譽侵權之訴,在主觀過錯方面的考察,應當以行為人是否具有實際惡意為標準,沒有實際惡意的行為,即使確實損害了公眾人物的名譽,也不應認定為侵權。這種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他人名譽的損害,仍然積極追求這種結果的發生。
3、在后果上,侵權人的行為對受害人的名譽造成了較嚴重的損害,使受害人感覺到一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或心理負擔,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創傷。必須強調的是,這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心理負擔或精神上受到的折磨必須是客觀實在的東西,而不是受害人主觀上的一種感受。
綜上所述,名譽權是個人的重要權利,企事業單位法人的名譽權也受到法律保護。如果個人的名譽權被他人侵權,根據侵權責任法規定,對方承擔的是侵權責任,應當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或者通過公開方式道歉,對于造成個人精神損害的,還應當承擔精神損失費。
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侵犯名譽權精神賠償標準是什么
網絡名譽權的相關法律法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合伙承擔什么風險
2020-12-02勞動合同法關于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司法簡析
2020-12-13進行虛假出資補足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3-23毒糖果致男童死亡投毒者應承擔何種刑責
2021-03-18商業銀行是否需要公布上一年度的經營業績
2021-02-09合同保全有沒有撤銷權
2020-11-10學生在學校摔斷胳膊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0壽險索賠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6飛機延誤一天賠償多少
2021-02-23明知患病仍承保 保險公司被判賠
2021-03-14中國保監會有權處罰外資保險公司嗎
2020-11-11買汽車保險時如何投保更安全
2021-02-05保險上當后如何維權
2020-11-09保險合同的效力如何
2020-12-15車子劃痕沒拍照保險公司給修嗎
2021-03-06什么情況下汽車淹水可以理賠
2020-11-24鼓勵保險公司承保火災公眾責任保險
2021-02-03保險利益原則在保險合同適用中的差異性
2021-01-28年金
2021-02-06關于機動地承包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3-01